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19

学习王华个人先进事迹,发扬王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19范文,欢迎借鉴。

王华走了,但精神留下了2019年8月18日,王华同志在赴奎屯参加会议的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离世,将年仅41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地献给了援疆事业。

在援疆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始终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他,那就是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镇江争光,为四师添彩。

刚到四师不久,王华同志就提出了一个目标(援疆工作在兵团、全省走在前列),两个重点(民生援建、产业助推),三个作用(理念的主导作用、项目的示范作用、人才的辐射作用)的总体工作思路。大部分资金和精力以项目的形式,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相继投入3.93亿元用于团场保障性住房和城镇配套等民生设施建设,占全部援疆资金的80%,惠及全师18个团场13000多名职工;先后安排1.8亿元和1.5亿元用于可克达拉高级中学一期工程、四师医院综合大楼建设,极大改善了四师的教育医疗条件。在全省十四个工作组中,王华同志带领的镇江组占据了多项之最:资金盘子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单体项目最大、援疆人数最多、工作战线最长、招商任务最重等等。三年来,我们共实施援疆项目55个,几乎覆盖了所有团场和民生领域。

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是王华同志的肺腑之言。

抓项目实。2019年12月初,刚到四师,王华同志就买了一张伊犁地图,赴团场、到连队、下基层,带领大家开展一系列调研。由于调研充分,项目安排得也非常实在有序,三年50多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解难题实。2019年春节,王华同志去医院调研察看,发现病房极为紧张,但新的医院已经规划在可克达拉市的建设中,医院改造并未立项。他4次撰写申请和报告,无数次跑省前指和相关部门,最终得到上级的认可并落实了2500万元的启动资金。如今,17层的四师医院综合大楼已经投入使用,成为民生援建的标志。

搞服务实。新疆招商引资不容易,我们都要出点力,办实事。王华同志经常这样念叨。他利用回镇的机会向企业家们宣传四师、宣传开发区。丹阳电缆厂就是由于王华的牵线而落地的。在他的带动下兵团分区的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已经落地3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65亿元,刘延东副总理在视察园区时也给予充分肯定。

他善于读书。来疆伊始,就制定了100本书的读书计划,到他离世前,已经读了90多本,记有12本读书和工作笔记。

他真诚待人。他常对我们说。我把你们领到新疆来,一定要一个不少地完完整整地带回去。得知昭苏老百姓的关节炎发病率高,他组织启动阳光行动募集资金,为困难者免费治疗。

他严格自律。每年安排2亿多元的项目资金,王华同志从不接受受援单位的吃请和礼品。每次开会,他都说廉政要求,大家一定要时刻记在心上,同时也请大家监督我。

王华走了,但精神留下了,我们会一直想念他、纪念他、学习他。

镇江日报司马珂

因为细节,王华感动了我做记者近二十年,看过也参与过一些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看到此类报道,有时也会心存疑惑。报道内容是不是有所拔高。国庆过后,报社给我下了去新疆采访王华先进事迹的任务,应该说,我是带着问号,踏上了新疆采访之行的。

第一天,我们去了王华的办公室。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华留下的日记本。7本,堆起来有30多公分厚,一年365天,天天都有记录。

从一个侧面来看,他是一个做事认真严谨的人。比如,会议记录中,有费解的,他会在旁边注明一头雾水说明他在琢磨问题,在理解会议精神;比如,日记中他每天的行程安排地很满,可以看出他工作节奏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比如,双休日要给两个母亲打电话……


(未完,全文共4928字,当前显示14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