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拆迁农民“脱富致贫”

拆迁农民“脱富致贫”

一、案例描述

那一天,张世昌穿行在房屋废墟之间,触目所及,是一个个用木板、茅草搭起的窝棚,一张张愁苦彷徨的农民的脸从他眼前闪过。这是2003年10月的最后一天,细雨中秋寒迎面扑来。张世昌难以想象,村民们已在这样的“窝”里度过了两个寒冷的春秋。

这里是四川峨眉山市峨山镇万坎村,一个曾经堪称小康、家家都有漂亮小楼的村庄,但他们的房屋早已被拆除。

“我倾家荡产也要帮助你们打这场官司”

一个破旧、低矮的茅草窝棚里,住着67岁的鞠方会老两口。窝棚里阴暗、潮湿,隐约看见里面用木板和砖头垒成的床,以及黑黑的灶头———一煮饭,屋里就烟熏火燎;窝棚里还养着鸡,稀泥一样的地上散布着鸡毛、鸡粪;粮食用编织袋扎着,大多发了霉……另一个窝棚前,一个不到十岁的学童在寒冷的露天做作业,因为窝棚实在太小,放不下一尺见方的“书桌”———一个小方

凳……

“看到这些场景,我禁不住悲从中来。”张世昌当场拿出他的人大代表证给村民们看,“我一定要向省人大常委会反映,我倾家荡产也要帮助你们打这场官司。”

张世昌,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物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四川省人大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第十届(本届)人大常委。他没有想到,由于200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自己会和峨眉山市的一群拆迁农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他和他联合的共十四位人大常委,与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展开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2002年4月下旬,张世昌到西南交大位于峨眉山市的分校讲学,其间和一个在路边摆摊的村民聊起来,那村民指着身后一块长满了庄稼的地说:“这块田马上就要修商品房了,我们也要遭殃了。”那村民的悲伤感染了张世昌,但他半信半疑。在大学教授张世昌的印象中,谁会这样伤害老百姓的利益。但3个月后,他回去看那块地,果真在

修房子,再以购房者身份探听消息,得知当地拆迁的真实情况,这才信了。

2002年7月5日,张世昌给四川省长张中伟写了一封信,将村民们失地、失业、失家园,成为“下岗农民”,以及当地行政部门强拆强占的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20天后,张中伟在张世昌的信上批复“反映的情况值得引起重视……”要求包括时任乐山市委负责人在内的有关人员报告办理结果。这封信及省长的批示很块转到峨山镇。

张世昌很欣慰,他想。既然省长都批示了,这问题就该解决了吧。此后他出国进行学术访问,无暇过问此事。

等到2003年10月,也就是本文开头所述的那次回到万坎村的调查,结果才让他大吃一惊:这事不仅没有解决,村民的生活还越来越艰难了。

“那次我拍光了所有的胶卷、摄像带……”张世昌说。一个星期后,他带着更多的胶卷、摄像带,四下峨眉山市,扩大了暗访的范围。此前张世昌很少接触拆迁问

题,暗访中看到的现实使他心惊不已。他决心将上次没有完成的事情继续做下去,以一个四川省人大常委的身份。

农民是这样“下岗”的

马德明大清早起来,坐在屋前发呆。所谓“屋子”实际只是一个窝棚,“墙壁”是用一块块旧砖垒起来的,参差不齐的砖头没有三合土粘连,透着老大的缝隙;屋顶及门是用旧门板搭起来的,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跑。

马德明所在的万坎村三组共有29户人家,分布在著名的大风景区乐山至峨眉山之间的公路旁。20世纪80年代后,这条公路旁的一些村如峨山镇万坎村、保宁村等,靠旅游和副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们大多修起了一楼一底或一楼两底的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做铺面,小本经营。马德明家那时有两大营生:养殖和种植。种植的粮食足可以缴纳税费以及维持生活的需要,而靠着养鸡和养猪,马德明一年可收入上万元。


(未完,全文共4413字,当前显示14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