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心得(10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

首先,引导青少年从自身出发,身体力行,形成爱国从我做起的爱国意识。青少年当下的主要任务还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积累了必要的文化知识,才有能力报效祖国。爱国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些小小的举动比如在社会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传播正能量,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一系列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需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区要利用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为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搭建好第三课堂这个平台。寒暑期是青少年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的好时机,社区要营造爱国教育的浓厚氛围,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学生讲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凝聚爱国力量。

最后,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娱乐中滋长爱国情怀。社会各界利用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赋予青少年的责任。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动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思想,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综合整体的特点,因此,个人、学校和社会要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使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态链”。

(篇二)

爱国是中华儿女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也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阐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并就教育对象和方法、实践载体、氛围营造、组织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自炎黄时代以来,爱国保家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五千年文明史上,无数先辈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仆后继,奋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战争年代,血与火交织,舍生取义比比皆是。邱少云烈火焚身无所惧,黄继光舍身就义无所畏,正是这些无惧无畏的人造就了伟大国家的成立,饱受苦难民族的独立。走出硝烟纷飞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旗帜始终飘扬在华夏大地。西部大开发,开拓北大荒,挖石油,修铁路,无数人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将一腔热血化作行动,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未完,全文共7869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