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苏州游小记

文/袁文捷

绕过苏州老城街,车辆缓慢行驶,两旁大树挺立,向路中央上方笼扩成一道道天然的扇形门,由近到远,逐渐变小,视觉层次十分鲜明,从树荫下经过,叶片斑斑点点地映在玻璃上,迎着叶缝中顽强透过的阳光,仿佛前方是世外桃源般的天地.

拙政园下心境怡然

这次苏州的第一站便是拙政园.正值炎炎夏日,荷花开得正好,而拙政园是当之无愧的赏荷佳地.排队售票时烈日当空,尖锐的蝉鸣使人心绪烦躁,导游拉客的叫喊声不绝于耳,汗水不觉浸透衣裳.

令人惊喜的是,当前脚刚跨进园林时,便有凉气袭来,蝉鸣声也没有那么剧烈了,只是时不时有几声,像是为游人们增添一番乐趣.

园中大多为水,有多数假山坐落,石块堆叠,从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获得不同的心境,倒是颇有趣味.我总是喜爱在长廊中行走,透过雕刻着不同图案的窗,足以看到另一侧的风光,而园林当初的设计初衷便是从每扇窗中看到的景都是一幅完整的画,处处都要富有诗意,形成整体的美感.长廊中凉风习习,会带来阵阵花香,欣赏着窗户上精巧的花纹,来到一座座蕴含深意的亭子,因为拙政园的亭子大多是建在池水、山石、草木之间的,所以站在亭中,可一览周围的美景。

这里竹树葱郁,山水弥漫,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令不少人享受其中,为其赞叹不已。但我觉得园中也不时荡漾着古典的文化气息。

亭台轩榭采用较为稳重沉静的酒红色和略深的棕色,置身其中,觉得分外旷达,历史的溯流不禁浮现眼前,好似看到清朝盛世中静谧的一角,它远离尘世的纷扰,只有文人墨客的赏荷作诗,这样情趣高雅、闲适淡然的生活是人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只可惜到了后来,园林的主人一再更换,林中的布局也几经修改,渐渐没有昔日吟诗作赋的意境了。幸运的是,光绪三年时张履谦曾大举装修了许多微小细致的地方,也为今日拙政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拙政园得名于晋朝《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而且不少古人都对拙政园有详细记载。许多门边或是亭子边都有文人的题词,黑墨在青绿景致的包围中,独具不一样的美感。能够让人心沉大海,久久注视着,竟越有韵味。回廊起伏,水波粼粼,水面只是轻微晃动着,水边华丽精美的建筑倒映于水中,随着流水波动,倒影也轻柔地起伏摆动,两者交相呼应,别有风趣。


(未完,全文共2847字,当前显示9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