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校教育统计问题与数据利用

摘要。教育事业统计是国家教育统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部为正确分析高等院校发展状况,进行决策和管理监督的重要报表统计制度。高等院校如能本着求真务实的主旨,高质量地对教育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利用,必将为院校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解决好教育事业统计中常见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统计数据高度重视,持续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一定会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高等院校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育事业统计;大数据;数据采集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统计面向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模块,其中高等教育是特点鲜明、类型丰富、问题典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等院校层面,在积极组织填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同时,如果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发展过程中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演,就一定会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是高校发展之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1高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不够真实的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合理规划高校发展规模和速率,科学地分配有限的资金流向,是关系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统计数据不够真实,致使数据无法载入到excel电子表格软件或大数据分析软件中进行分析和挖掘,最终作为报表中虚实参半的无效存在,失去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数据利用的期望效果。目前,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学校领导未能转变思想,对统计工作未产生足够重视教育事业统计是国家统筹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决策分析、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高校统计数据来源于各高等院校的基层单位,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分析决策的实际效果。长期以来,多数高校领导缺乏对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重视,仅作为一项上级交办的必需任务来被动完成。由于学校领导日常事务较多,对此项工作关注不够或者疏于管理。部分领导没有统计工作方面的经验,对教育部2018年5月发布的第44号文件《教育统计管理规定》重视程度不够。

1.2统计人员兼职状况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无法准确操作教育事业统计软件及相关数据库,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教育事业统计虽然是贯穿全年各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但由于主要工作是在每年6月左右完成基层数据上报。因此,考虑到工作量问题,几乎很少有高校设置专职的统计人员,一般由办公室、劳资部门或者教务部门人员兼职完成。由于统计人员的非专业性,对教育指标理解不够准确,无法洞察统计报表中数据的相互依赖关系,加之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软件采用较为流行的c#编程语言设计,结合sqlserver数据库应用,对用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要求。许多统计人员工作中遇到一系列软件安装和使用的难题,导致数据采集上报的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多数情况是低效完成,草草收场。而且由于统计人员更替频繁,许多人员都是当年初次接触报表,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连基本的报表都不熟悉,因此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未完,全文共4245字,当前显示12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