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启示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透过异化劳动的现象揭露批判了资本家无情剥削无产者的本质,进而分析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主要阐述什么是异化及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具体内容分析,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下发展的启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有利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奋进。

关键词:异化劳动四重规定性当代启示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劳动有四重规定性,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得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工人生产的越多,自己得到的越少,资本家越富有,工人越贫穷,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提出要想消除异化劳动,只有消灭私有制,消除强制的社会分工,大力发展生产力,到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阶段,因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下出现的异化现象及困境具有重要启示。

1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1.1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作为哲学概念,即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存在,这个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又反过来反对控制自身。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如霍布斯、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都曾运用“异化”概念阐述自己的思想,但都停留于异化的表象,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得出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本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从属于自己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不再属于工人本身,工人从属于资本家,工人只有靠出卖劳动才能维持肉体的生存,人丧失了能动性,像动物的本能一样维持简单的吃喝,人成为单一的机器式的存在。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自己占有的越少,资产者越富有,工人越贫困。马克思透过异化劳动的现象,得出强制的固定化的社会分工是异化劳动的根源,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互为因果。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分析出只有扬弃固化的社会分工,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到达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才会消失,那时人将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


(未完,全文共4306字,当前显示10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