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利益共享理念与机制分析

【摘要】利益共享并不是对社会上的个体或集体进行利益的平均分配和共同享有,而是根据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并且在保证互惠互利的原则之上对社会上的共同利益进行公平的共同享有。该文阐述了利益共享的基本内涵及其理念与机制,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利益共享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利益共享的有效途径,包括积极培育利益共享的理念和建立健全利益共享实现机制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共享;公平;机制利益

共享理念与机制的完善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随着不断深化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格局在我国不断地发生调整和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的中国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凸显。利益的失衡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利益共享理念,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对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利益共享的基本内涵

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基本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所谓利益共享,就是利益主体在某个历史阶段之内参与了社会建设,进而对其进行公共利益的划分与享有,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础理念。具体来讲,利益共享是指发挥政府、市场和公民三者的合力作用,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更多地从广义上把握利益共享主体,即指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的发展来源于每一代人的努力,人类历史进程是代际之间与同代之间合力推动的;因而,利益共享是代际之间实现各自诉求不可忽视的环节。另外,“个人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利益个体基于一定的利益结合形成共同利益的集团合体——利益群体。”利益博弈,使得强大利益群体更具竞争力,个人要实现利益,必须得以利益群体的一员而进行。因此,利益群体是利益共享主体的表现形式。利益共享客体是指利益主体共同需要的对象,且利益主体必须参与社会实践,主要目的是得到物质资料以及相应精神产品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就当代中国的实际而言,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就是利益共享的客体。物质成果与非物质成果都是改革发展的成果。具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和建设方面皆是如此。其中,共享的经济成果处于核心位置,因政治、文化、社会成果的共享受其直接影响;共享的政治成果是关键组成部分,共享的文化成果是重要组成部分,共享的社会管理和建设成果是基本构成部分,要促进经济成果的共享更进一步,需后三者实现共享才可。唯此,利益共享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客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其实质为以承认利益主体应当享有的利益和权利为基础,尊重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对每个利益主体的公平惠及,进而达成社会公正。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性,因此,利益共享要根据不同的主体进行划分,进而完成社会全员的利益共享。

二、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


(未完,全文共5239字,当前显示11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