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社区的利用

一、中国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历史变化

中国社区居民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建筑形式居住时表现不同。由于中国在不同时期人们行为模式在不断的变化,社区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和互动机会的开放区域空间也在变化,这也就导致了在不同时期社区居民在公共空间的不同活动,不同的公共空间设计引导着不同的邻里间的互动。在中国,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从一个农村社会开始,到了一个小城镇,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城市,中国社会已经走过了一条城市化的道路。今天的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延续,既是城市发展的延续,又是公民现代化的延续(费孝通,2002)。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过程,也是改变社区关系的原因之一,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表现,导致了人们对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的改变,也导致了中国老旧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变化。其中,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基本计划经济时代是与现代社会不同的重要时期之一。单位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协调性。国有企业有很强的“公共”氛围,与周边居民“共享”的氛围相辅相成,人们在观念上也倾向于“共享”的感觉。(费孝通,2002)就也就是在没有公共空间设计这个概念的情况下,人们自主的共享空间,不需要刻意增加公共空间设计也展现了公共空间的功能。比如,在各地的老公房中,由于空间的局限,没有单独的厨房,居民自主的无意识的在走道进行空间布置其实就是在进行着公共空间的设计,但是同时也是这样一种共享的空间设计带来的是邻里之间的交流。居民们共用空间,设计空间产生了互动。这样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是无意识的但是更加贴合居民的需求。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不同,中国在过去20年中,对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特别是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已经变得不活跃和毫无意义,在住房开发中占用或缩减了开放空间的设计,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缺失改变社会关系。中国在过去20年社区发展中,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忽略环境,减少了空间设计,如果连集体空间的设计都不鼓励人们利用社区公共空间,那么社区居民也很难改变公共空间设计,在社区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时,他们便只能把生活空间扩展到外面。这主要是由于忽视了公共空间质量的清晰设计元素和未能创造出合适的区域。(贾岩,2001)日益减少的公共空间设计是导致社区居民活动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现代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研究


(未完,全文共3051字,当前显示9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