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一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各区域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地区的居民收入保持在合理的差异范围内;二是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是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1年发布的“八五”计划,首次提出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九五”计划进一步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一批区域规划,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逐渐完善。在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共同目标,纷纷将其写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积极推动本区域的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区域的协调发展。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其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重大创新,这些区域容纳的人口、经济总量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彼此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我国新时代经济骨架。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使区域治理体系更加有效、区域治理能力提升,逐步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在以上种种政策、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渐渐明朗,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渐形成,当然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实现突围。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场域

各个区域在市场的内力和非市场的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我国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定特点的空间结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依托于以下一些空间场域。


(未完,全文共8982字,当前显示9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