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进三同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10日我按照市质监局的安排,来到忠县黄金镇下桥村汪正礼村民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很深,收获很大。我感到,“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向领导汇报一下主要心得体会:

一、宗旨意识得到强化,增进了与农村群众的感情

从入住下桥村汪正礼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拉近了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每次听到村里的干部群众满含深情说:“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个村的困难家庭”时,我都被他们的真情深深地感动。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党员,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工作作风得到磨炼,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我入驻的下桥村地处山区,交通运输成了当地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村干部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宣传征地修公路的政策,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听了村支书的情况介绍,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深化了对基层群众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下桥村的不少农户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农副产业增加收入之后,纷纷盖起了新房。尽管外墙贴上了瓷砖,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两三米之内遍设鸡窝、猪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连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泞难行,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下桥村的农户过度分散居住状况,不仅限制了土地集约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甚至给农村文化、计生、综治工作带来难度,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甚至可能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

2011年10月22日

第二篇:三进三同心得体会三

进三同心得体会

(郭扶镇建新村书记助理潘莎)


(未完,全文共10980字,当前显示14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