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寿光表态发言

一、实施文化设施共享工程,提升文化发展服务力

二、实施文化资源整合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实施文化精品繁荣工程,提升文化产品创新力

四、实施文化特色活动工程,提升文化

大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推广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平台,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话、通网络、通闭路、通喇叭的“四通工程”,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力。一是实施“文化1115工程”。组织开展100场演出进社区、100场大戏进村庄活动,组建100个农村文艺队,扶持发展50个城市文化团体,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向安居、唐口、喻屯三个镇街倾斜,引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二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办好新春民间艺术展演、运河之都邻居节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继续举办第四届电视歌手大赛、第三届电视主持人大赛。发挥好乔羽、刘大成等文化名人效应,提升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巩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区文化馆、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城乡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南池公园、百花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运河之都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为平台,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以济阳街道、喻屯镇为试点,积极探索村居文化资源管理员制度等。四是创作生产文艺精品。深入挖掘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五是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重点做好中国华拳、查拳、小铜唢呐等七个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挖掘整理马大兴糕点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争取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整合利用优势资源,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明确提

出把文化作为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建设,这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需要面对、探索和狠抓落实的紧迫任务。当前要克服的是“两张皮”现象,文化资源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转化的瓶颈问题。因此不但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逐步使其成为支柱产业。作为运河之都的市中区,有着深厚的运河文化、济州文化、南池文化,李白杜甫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实现文化资源转化大有可为。中区的目标,一是扶持发展文化骨干企业。贯彻落实省市区文化产业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壮大广电传媒、广告创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印刷出版、艺术培训等优势文化产业。二是培育系统内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运河剧院、盛世广告商贸公司、运河之都演出公司等各自优势,在不同文化领域实现新突破。三是加快启用运河文化大厦。以运河文化大厦为依托,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济宁区域文化产业中心,力争年内引进总投资过1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个。

以软件园为中心,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影视传媒、数字动漫、影视传媒等重点文化产业,探索建立1—2个功能定位合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打造“四大”文化品牌,即以弥河观光旅游为龙头,着力打造弥河生态旅游品牌;以第二届万友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和读书节为主题,倾情打造农民工文化品牌;以社区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为核心,倾力打

造城市社区文化品牌;以仓颉造字传说为依托,叫响“文圣故里”传统文化品牌,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


(未完,全文共5274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