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物稿写作的小技巧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冰点周刊主编杜涌涛: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

一星期前谢湘找到我,希望冰点和周刊开座谈会。周刊中心有很多人物报道,冰点也有人物专版,非常愿意做这次交流。稍微做了一些准备,最大的遗憾就是案例太少,时间太短,只能就编人物版和写人物报道说一下,点到为止。大家下一步可以就我提到的进行互动。

人物报道是本报的长项,本报例来就是以人物报道见长的。从五十年代到一直到八十年代,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都能看到本报的身影。本报确实出现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从最高的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本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

但不可否认,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本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

写好人物的基本要素是谢湘给我的题目,我想到哪写哪,今天讲“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但大部分都没有案例。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

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

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


(未完,全文共4170字,当前显示13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