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抗生素使用整改报告

通过此次点评发现,在书写病历中,手术切口为Ⅲ类切口,标记为Ⅰ类切口,出现此类错误原因为管床医生对切口分类不熟悉,或书写病历不认真,在以后书写病历中,积极改善病历书写规范,保证病历质量。因此患者为污染切口手术,病程记录中抗生素使用说明不具体,欠详细,故评判为超时间使用抗生素,在日后临床操作及书写病历中,将如实记录清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5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经院长办公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少,临床常用的3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本科室将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科室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对医药人员的培训。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以便根据上述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包括用药原因、疗效、不良反应、耐药情况等。掌握预防用药的适应症和用药时间。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手术预防用药一般用至术后24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治疗感染用药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外二科

2016/09/01

第二篇: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近日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有不少英美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使其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而香港卫生署早在2009年10月就于一名66岁的印度裔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了含有ndm-1的大肠杆菌,该病人已痊愈出院。,这次发现的其实不是一种新的细菌,而是一种新的耐药基因,实际上是一种酶,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这两种细菌中。这种基因复制能力较强,可通过复制整合,使最终整合而成的多种细菌具有耐药性。

耐药性的概念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抗生素的概念


(未完,全文共7374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