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财荣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整改措施

一、概述:

根据矿井的生产状况,结合以往矿井生产中揭露的实际情况分析,我矿目前确定隐蔽致灾因素为水、火、瓦斯、顶板。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二、具体整改方案

1、水灾:具体分为两种水患:

①现采煤层上部的流砂层水;②历史开采形成的老窑积水

1.1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我矿井下易发生水灾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与流砂水层、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水灾事故。

1.2治理水灾安全技术措施:

1.2.1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必须做好水害“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方针。根据我矿探放水设计、合理布置探视钻孔,必须先疏干流砂层的水和老窑积水,然后进行其它施工。

1.2.2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2.2.1掘进工作面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工作面配备有探水钻,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实施随探随掘。

1.2.2.2及时密闭废弃的巷道,但在积水巷道密闭墙上留设反流水孔,避免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中积水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

1.2.2.3按要求留设了各种安全防水隔离煤柱,回采过程中不得开采设计煤柱

1.2.2.4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井下水仓,其有效容积约672m3,有效容量大于

1

8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水仓定期清理,水泵及时维修,备用泵保持良好状态,以便随时投入使用。

1.2.2.5为减少矿井水患的威胁,应提前对上部含水层的积水采取有效可靠的疏水、堵水、治水措施

1.2.3区域、局部探放水措施1.2.3.1探放水原则

采掘工作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8)上层采空区有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或南翼开采急倾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时,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回采工作面采厚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时;

1.2.3.2掘进期间探放水方案确定

首采工作面上部有已经形成的采空区,为防止采空区低洼处积水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在工作面回风巷道掘进时应对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特别是机械化改造后的6-7煤层116-7e11工作面,应在工作面回风巷道掘进时每隔50m布置一个钻场,见水后每隔25m布置一个钻场,边掘边探边放,直到将水放完。

工作面探眼布置5个,1#孔:巷道中心位置与掘进方位相同,水平钻孔,

2

钻孔深80m;2#孔:距1#孔右侧1m处,中心方位右偏21°,仰角5°钻孔,孔深86m;3#孔:距1#孔左侧1m处,中心方位左偏21°,仰角5°钻孔,孔深86m;4#孔:距1#孔顶部0.6m处,中心方位相同,仰角15°钻孔,孔深83m;5#孔:距1#孔下部0.6m处,中心方位相同°,俯角15°钻孔,孔深83m。

1.2.3.3治理流沙层的探放水方案确定

钻场间距为50m,有淋水地方钻场为25m,分别布置3个钻孔,每个钻孔间距为0.6m左右。1号钻孔垂直巷道中心进行钻进;2号、3号钻孔布置在1号钻孔两侧方位和巷道的水平夹角为±15°、仰角为75°;钻进深度约36m,所有钻孔深度确定进入第三系底板含水层2-3m后予以停钻,并详细测定其涌水情况。

1.2.3.4排水线路确定


(未完,全文共20413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