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悄悄安排了自己最后的生命。一年零九个月,一段不为人知的诀别,如流星陨落前炽热的燃烧,化为人间绝唱。

这是四川达州万源今年最热的日子,李林森成为这片红色土地上新的哀痛。使用QQ的人们,都把自己的签名改为‚送行‛‚一路走好‛;与李林森有过短信交流的人,仔细把他的短信保留下来;硬朗朗的川东汉子,提起李林森的名字泪落如雨;许多乡下种地的农民,张口便能说出李林森的手机号码。

李林森在这片大山里,担负着一个级别不高却重要的职务——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人们回忆,他身高一米七六,有一双温和的眼睛。创造‚四评村官‛——‚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

达州万源市白沙镇往川坝村70岁的罗天应老人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是自己投票选出了自己想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之前,都是‚组织定名单,群众画圈圈,干部都是上面说了算‛。

在万源让成千上万像罗天应这样的老百姓真正行使民主权力,选出自己心中的‚当家人‛,是组织部长李林森的创举。

2006年2月,四川宣汉县副县长、五宝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被调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年11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万源位于大巴山,连接川、陕、渝三省交通重镇,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块红色的土地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李林森到任组织部长后,就提出了组织工作‚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创一流‛。

5个月后,万源市委组织部接到了达州市委组织部下达的村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曾经在3个乡镇担任过乡镇长或书记的李林森,工作法宝之一就是走群众路线。万源山高路险,下一次乡近的要走一天,远的三五天回不来。李林森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万源市大大小小52个乡镇,哪儿的干部叫啥姓啥,有什么长处缺点,他都清清楚楚。

在这个基础上,他重点选了8个不同层次的村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群众对选任村干部的想法和期盼。他说:‚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

老百姓的声音一下子打开了闸。‚自己的当家人只有自己选才选得准……‛这是李林森听到的最强烈的意愿。他对组织部的同志说:‚我当过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选好了,可以造福一方,如果选不好,会贻误一方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党的形象,是大事啊。‛

李林森的脑子里渐渐形成一个想法。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扩大选人视野,让老百姓在村干部选任中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四评村官‛模式诞生。通过‚自我荐评‛,用开放的方式选人识人,给每个想干事的人机会;通过‚群众相评‛,让群众提出村干部标准,推荐自己满意人选;通过‚组织考评‛,对推荐人选进行测试,让群众深度了解人选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评‛,‚赛场识马‛,挑选出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后备人选。

往川坝村罗天应老汉和全村144名年满18岁以上的村民,庄重而自主地投下了自己的一票。往川坝村曾是一个落后的农村,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村民们串门常常要‚打泥巴‛,一身上下都是泥。‚前任村支书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见得多,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22岁的回乡大学生潘毅,就是在这次‚四评村官‛中,被全村党员群众推举为往川坝

村党支部书记。他记得那天,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直都在现场,见证了整个选举过程。他紧紧握着潘毅的手:‚祝贺你,潘书记。一定不要辜负群众的期望。‛

年轻的潘毅,不愧是‚四评村官‛选出的带头人,上任半年,就带领全村人修通了17公里的联村路和社通路,建了3座石拱桥,彻底解决了往川坝村老百姓多年来最大的困难——出行难。

在这个村子里,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自己选的人,没有错。


(未完,全文共25529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