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医患纠纷调研报告[小编整理]

第一篇:关于医患纠纷调研报告关于医患纠纷调研报告

调查人:j公共卫管0902丁雅

时间:2011年8月19日

调研地点: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

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接待了

医疗纠纷当事人1539人,共处理涉医纠纷事项352件,其中受理符合医责赔偿

条件的192件,占处理涉医纠纷案的54.5%,调解成功190件,调解成功率达

98.9%,为当事人挽回1404万元。与此同时,医患纠纷卫生投诉信访和诉讼率分

别下降90%、80%、70%。

二、医疗纠纷出现产生原因分析:

1、医疗机构因素一是医疗机构管理有待加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

需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二是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盲目认为交了钱,

应达到良好医疗效果。三是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和规范处理重视不够,医

疗纠纷早期,各科室医生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医疗纠纷发生后,均由本身

缺少法律、心理、社会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处理,效果多不佳;一旦有恶性化倾

向时,医方往往束手无策,多请保安人员介入,又加剧了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

当恶性医疗纠纷发生后,在整个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疗机构始终处于被动应

付状态。

2、患方因素一是患者及家属医学常识匮乏,对疾病的转归、并发症、不良反

应等现象不理解。二是就医观念落后,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制

造纠纷或丢弃患者。三是将其他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转型为医疗纠纷,转嫁责任

给医疗机构,讹诈钱财。

3、社会因素一是流动人员就诊人口数增加,一些就诊人员就诊时资金的缺乏

二是少数道德和素质低下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参与缠讼、滥讼三是职业“医闹”

掺和医疗纠纷,常以停尸闹事、摆放花圈、燃放鞭炮、散发传单等形式要挟,索

取高额赔偿。

三、医患纠纷卫生投诉信访和诉讼率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

1、医患纠纷调节机制的成立。2008年11月20日,常州市城区医患纠纷人民调

解委员会(调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调处中心的成立,为我市医患纠纷调解

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在第一时间内将医患纠纷从医院现场转移到调解中心,进

行有序的调解处理,减少无理取闹和“医闹”现象,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

障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秩序和病人良好的就医环境。调处中心调解工作网络按

“4+1”组合模式建立,即由常州市司法局对调处中心规范调解进行指导,复杂纠

纷涉法事项组织法律专家合议予以支持;市卫生局对调处中心涉医技术予以支

持,组织医学专家提供疑难杂症合议意见;市公安局处置医患纠纷现场,在疏导

教育同时负责引导医患双方到调处中心调解;天宁区司法局对调处中心日常工作

进行管理,提供后勤服务保障;保险公司负责接受医疗机构委托及时处理医疗纠

纷理赔事宜。同时建立由100名法学、医学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库,形成了江苏

省第一家在市城区层面成立的医患调处机构。中心还建立健全了纠纷受理登记、

医患纠纷调委会会议、重大复杂纠纷集体研究、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报告、调解回

避、调解暂时结束等工作制度,形成公安告知引导、医患自行和解、调处中心受

理调解、保险赔付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调处医疗纠纷,促进医患纠纷又好又快

解决。

2、政府对医疗纠纷的重视。至2010年6月底,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建立了

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四区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了

医患纠纷调解小组,主要调处非市属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创建

“平安医院”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成立市卫生局、综治委、宣传部、公安局等

15个部门组成的联动机构,建立纠纷调解机制、安保防控机制、质量保障机制,


(未完,全文共23681字,当前显示14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