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世界需要良知---- 王宏甲》读后感

第一篇:《世界需要良知----

王宏甲》读后感《世界需要良知----王宏甲》读后感

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徐海岩

我知道作家王宏甲,是通过我亲戚,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这本书是寒假去亲戚家的时候,他给我推荐的,我看了一下,非常感慨。虽然现在各种风气和思潮充满了文学界和艺术界,但还是有像王宏甲这样的作家能够为普通百姓发声,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来抒发对于国家的感情的认知,由史至今,借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世界仍然需要良知,而非单纯的以物质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本书共收入王宏甲从2004年到2017年间的六篇重要演讲。演讲地点包括韩国首尔、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更有我国近百个大小城市,还有军营和乡村。这些演讲视野开阔,思考深邃,情感真挚深沉,有很强的感染力、启示性和建设性。从中可以看到,无论何地,无论何人,这些演讲都浸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坚定的民族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对于文化的高度自信,对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这本演讲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我们提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所以应该建立、能够建立,是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原因和坚实的现实基础的。王宏甲认为“只有人类的良知能够光照这个世界”,才能保障人类的安全、幸福和尊严。他关注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源流和不同的文明观。在此基础上,他深情而睿智地阐释中华悠久文明的优秀和伟大,坚信备受误解的中华文明总有一天会春风化雨,造福中国和世界。他说:“对历史的尖锐抨击,往往由于知之甚少。不懂历史,才容易在当今灰心丧气。”他为最底层的人呼吁,渴望看到温情如春的画面定格在每一个省份的每一个普通家庭里。他坚信“最伟大的力量总是蕴藏在数不清的平凡生命中”。

“我曾经在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雕像前留影,心中想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众多的阅读者,它的文学、艺术和思想,都会枯萎。当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被追逐权钱物欲所取代,整个国家的公民文化素养都会衰退。一国公民文化素养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为可怕。”这是他2009年11月25日,在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开幕式上所作的演讲,题目就叫《世界需要良知》。在他看来,当今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不是经济,也不是科技,而是人类的善良之心。

文学没有国界。演讲一开头,王宏甲就抓住了听众的心,那是因为他把自己不止一次踏上圣彼得堡土地的亲切感觉表达了出来,把青少年时期阅读过的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作品在他心中留下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出来。《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第四十一个》《没有寄出去的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些文学经典的魅力把讲述者和听者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王宏甲眼里,这是一个电视、网络占领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年代,人们还有多少独立思考。阅读,深度阅读,才有益于独立思考。有独立思考,才可能重新认识历史、现在和未来,这大抵也是倡导阅读在俄罗斯被重视的原因。

“没有阅读,就没有历史。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公民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头脑里没有祖先的历史,就没有心灵上的祖国。”可以想见,王宏甲的演讲博得了怎样的掌声,引发了多少共鸣。

关于自己的祖国,王宏甲讲到了我们伟大的文化传承,也讲到了当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的祖国拥有世界上已使用了最久的文字,我的祖国还是造纸和印刷术的故乡,因而我的祖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历史典籍和最悠久的阅读传统。但在今天,我们怎么竟会成为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呢。”


(未完,全文共12381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