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张小龙8小时演讲

一、微信回顾

微信自2010年11月19日启动至今433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

二、用户篇

(一)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帝是一个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

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出来,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产品计划的逻辑,要花一个小时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二)了解人性

作为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但是对用户来说,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第二点,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

所以做一个产品的时候,研究人性,而不是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最重要的是产品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最后是对于人性的分析。这个人性不是说产品需要,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电脑屏幕(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2、人是懒惰的

懒惰导致发明,是创新的动力(例如。语音查找联系人)。

3、时尚是驱动力

人是跟风的,“因为别人都在用”。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但不要太“工具化”。

4、人没有耐心

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

5、人不爱学习

微博的衰落,是否是rss(订阅blog,订阅新闻)的原因。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三)了解群体心理

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产品体验就是爽,作为两个字来说是好玩。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那么群体会有群体的运作规律,这个和产品相关。产品会给几千万、几亿人来用,这些用户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人。

1、用户是乌合之众

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不用用对待个体的方式来对待群体,尤其是互联网产品。

2、重视“屌丝”用户群

facebook,pinterest,instagram,path等产品解决了人的“存在感”问题。存在感是指人离开了sns就觉得自己与人群脱节被孤立而无价值。这些产品在中国不能普及,因为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比存在感还低一个层次,是“生存感”。但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有生存感的压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中国互联网的主题用户心理和需求,应从了解屌丝群生存和心理状态入手,搞清了屌丝,就把握住了用户群。

3、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如触碰开关,比普通开关更贴近人的情感。

4、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懒到连微博都不上的,他们才是主题用户群,他们就在你的身边,时刻想到,他们才是你的用户。

5、人性化即使以己推人

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需要了解人最普遍的心理活动。

三、需求篇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不再产品中掺和自己的道德感,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满足贪嗔痴,但又要用户“少发微信”。对新点子,99%的情况下否定是对的,不臆想需求,大部分“我有个好主意”都是脱离需求的。

(一)需求的来源

1、需求来自于对群体效应的好奇。案例。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

2、需求来自于自身需要和周边朋友反馈

案例。蓝牙支持,web微信,待办置顶,换手机迁移。

3、需求来自于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未完,全文共22918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