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精选多篇)

第一篇:201*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事迹1

201*感动中国之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获奖名片】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词】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

周月华,女,43岁,**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

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把为村民们服务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不管是黄昏黎明,还是半夜三更,周月华都是随喊随到。1998年的一天,凌晨三点,细雨蒙蒙。睡梦中的周月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村民杨光照家的儿媳临产了,想请周月华去接生。“艾起,快起床。”她赶紧摇醒沉睡的丈夫。艾起二话没说,背上周月华就出诊了。

那是一条怎样的山路啊。路面凹凸不平,盘旋陡峭。右边,是高

高的峭壁;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艾起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杨家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艾起左脚一滑,右腿一下子跪在地上。趴在丈夫背上的周月华一下子被摔了下来,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坐在湿漉漉的路边上,背靠着光秃秃的风化石绝壁,两手本能地抓住身边的一丛灌木,艾起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艾起,你在哪儿呢。”周月华哭着大喊。喊了一阵,黑夜里终于传来丈夫的声音。原来艾起掉到下面,幸好被崖边的一丛灌木挡住了。爬回路面后,艾起右腿膝盖处已是鲜血淋漓。但两人没有停留,又赶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为杨家顺利地接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贝。

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周月华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

伴随着夫妻俩的努力付出,这个乡村诊所给村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帮助,但也由于时常出诊,无暇照看年幼的儿子,让儿子险些出大事。。

在周月华儿子4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一件让周月华今生今世永远也忘不了的事情发生了那晚,周月华和丈夫刚刚围着火炉坐下来,端起碗吃晚饭,村里的杨老大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周医生,快,我的父亲又犯病了,喘得接不上气了。”周月华听了,立即放下饭碗,喊起丈夫就走。情急中,竟把刚睡着的4岁的儿子独自留在了家里。不知过了多久,等他们出诊回来,远远地便听到孩子的哭声:妈妈。妈妈。妈妈。。这哭声在寂静的山村之夜是那样地凄惨,把夫妻


(未完,全文共15495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