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估一切价值《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重估一切价值《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后感重估一切价值

“怎么那么没规矩。”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听到这样的训斥。咱中国传统尤其注重“礼节”,见师长要恭敬肃穆,这才是好学生、乖孩子;见异性要不动心,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这才是君子、贞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规矩不可谓不多。所谓“二十四孝”故事,多是些自残自虐的神话,国人确信以为真,以为伟大。还有未嫁而夫已亡,之后终生不嫁的,咱中国人也称道为贞节女子,是要好好立牌坊表奖的。真不知这些女人是怎么熬过余生的。

当然如“贞节”等观念,国人已大大改观了,不会再去立牌坊。但回首传统,仍惊觉于“道德”中太多的似是而非和虚伪,痛感其对生命的压抑和戕害。实在要好好思考,一一重估。在此之前,先做笼统的批判。

儒家传统认为人性善,君子们在此基础上不断砌上“道德”的砖,吃力的建立起中国的“道统”大厦。要认清儒家思想的真伪,不得不先认识人性。那么人性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某些共有的特性,他是与生俱来的,广义上属于“本能”。古今大哲对人性有很多不同分法,有的将其分为“理智、欲望、激情”,有的分为“本能(冲动)、理性、灵性”等等。我以为人性(或说本能)当作“意欲(will)、理性(理智)、情感”三分,其中意欲居于主导,理性是工具,情感恰以多彩生命。当然理性和情感对意欲有影响。

那么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是仁(良知)。人的本能中是有“求善”的意欲,这和饿了想吃饭,见了美女、帅哥想入非非是一个性质,都源于本能的。但正如食、色一样,这只是意欲之一,并非本质,更非全部。人性本善或本恶。这本生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高于善恶。据我想来人本没有什么“本性”可言,或者说人性实在太过丰富了:食、色、竞争、游戏、求强、向上......你无法笼统得去做个概况或描述。儒家的根本问题在于把“求善”意欲人为拔高了,不仅当做了人的本性,并且幻想着这是宇宙的本性。通过这种心理放大,“求善”意欲一变为“天道”。“天道”的大旗一张,于是乎“纲常礼制”十八班武艺齐聚,中国人的生命也就在“规矩”的斩杀中慢慢消逝了。儒家把求更好生活的手段(仁、礼)本身当做了目的。道德超越了生命,飘于空中,通体冰凉。

生命高于“道德”,本身就是最高价值。任何超越生命的说教,不管他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要去相信。凡是戕害生命的便是恶,一切扩充生命的便是善。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和批判的眼光检视一切传统,重估一切价值。而“我”就是价值的评判者,是自己的立法者。不要再去听别人“你应该做什么”的鬼话,而是对自己说:“我要做什么”。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但生命的金树常青。人就是“未定型”。朋友们,充满活力地去创造自我。有幸得到生命的人应该给生命以最好的报答。

重估一切价值之神与人

如今世风日下,价值混乱,国人迷茫。学者们穷本逐源,古今中西一翻对比后,得出结论:中国人原来的儒家传统经五四和文革扫荡,所剩无机。信仰缺失、缺少终极关怀是国人价值混乱的根本原因。而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对“神”的信仰,既重新找回终极关怀。于是“上帝”、“佛祖”、“真主”、“老天爷”或“超自然”,应有尽有,淘你喜欢。只要信“神”,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颇得“姓春哥得永生”之妙的。可是“人”在哪里。。


(未完,全文共9981字,当前显示13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