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抗旱调研

关于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的调查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县现有农机抗旱能力情况,切实加强全县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改善全县粮食生产条件,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农机局成立了以局长胡超钢为组长、副局长王立新为副组长、管理、科教等科室为成员的调查组,采取发放调查表格、实地走访察看和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近期对全县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县旱灾发生的基本情况

1、长沙县气候特征

我县处于东亚季风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生长季节长。有春温多变,春末夏初多雨,伏秋多旱,秋寒明显,冬少严寒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20度,极端最高气温40.6度,极端最低气温一12.8度,年平均无霜期275天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577毫米,属省内中等偏少地区。

1990-2007年的18年中,我县每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其中中度以上干旱发生9次,平均两年就发生一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灾态势明显加剧,发生时节提早,持续时间延长,且受旱影响面积越来越大,全县抗旱形势越来越严峻。

-1

其次是2007年。3月份,我县部分地区就发生了春旱,全县有1.2万亩早稻无水翻耕。4月中旬以来,受干旱影响,部分早稻因缺水而明显减产。6月下旬,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我县持续晴热少雨天气。7月,全县普遍受旱,到8月中旬发展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全县共有21座中小水库、4200处口塘、坝干枯,境内除湘江和浏阳河以外,其余河流基本断流,受灾面积45万亩,成灾面积13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4万亩,当年减产粮食5250万公斤,全县5万人因旱受影响,20个村民组的3000多人不同程度出现饮用水困难。

二、现有农机抗旱能力情况

1、现有提水抗旱设备利用率及工作效率低

全县共有40千瓦以下机电提灌机埠2956处,装机36982千瓦,供水规模达133.93立方米∕秒,由于主要机电提灌机埠运行时间长,磨损严重,耗能增大,实际功率下降,加上渠道淤塞严重,工程配套跟不上,导致灌溉效益显著下降。全县共有提灌机具48161台,其中,中小型流动提灌机具保有量33720台,小型、微型提灌机具保有量14441台。提灌机具平时大多闲臵,大多老化,没有维修保养,旱灾发生时才搬出来,临时进行检修,导致维修保养人员和零配件供不应求。全县近年经济发展较快,种田不如打工的思想在农村普遍存在,运行成本效高,工作效率低,以至旱情来临,农民宁可弃耕,也不愿利用提灌设备提水抗旱,导致现有提灌设备利用率低下。

-3

4、需修建农渠12.8万米与机埠建设配套,约需要资金投入1000万元;

四、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抗旱体系建设

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是提高抗旱工作水平的现实要求。一建立防汛抗旱监测系统,切实抓好各类防汛抗旱预案的科学编制,形成以各级预警及其响应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水旱灾害;二积极推行股份制建设、运作新模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组织兴建、管理提灌机埠,既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能吸纳各方资金入股,增强抗旱服务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应对市场的生存能力;三是打造以县级抗旱服务队为龙头,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抗旱小分队等为主体的抗旱服务主力军,充分发挥各级抗旱组织的攻坚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协助化解用水矛盾,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使抗旱服务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加大投入力度


(未完,全文共30996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