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峡读后感

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因为他们为一片土地赋予太多的东西。

比如,他们把逝去的亲人埋入土里,相信这样可以令死者安息,也可以平复生者悲伤地心情。

比如,他们把种子埋进泥土里,相信这样土地是生养抚育他们的母亲,他们需要的是等待秋天的赠予。

比如,他们在土地上建造房子,建造家,相信土地是他们面对自然的风雨雷电时最有力的依靠。

中国人认为天是变化多端的,神秘莫测的,对天多是敬畏的、恐惧的;对于海洋,认为它是喜怒无常的,遥不可知的,对海多是迟疑的,犹豫的;唯有土地,他们才觉得安稳、厚实、平静、有希望。人是一片土地最自然的生长。即使最贫瘠、最单薄的土地,中国人也能够在此生下来,活下去。

当有人在一片土地上栖息、生活、死亡、诞生,一代又一代,传统、文化、历史便如同大树一样在此地生根,根系越来越深,越来越深,拔出来很难,即使拔出来了,也元气大伤。

当现代文明以改造自然的姿态登场的时候,土地上的一切自然也逃不脱被改造的命运。

长江三峡,世界上第一大的水电工程,能发电,能航运,经济价值巨大。殊不知,三峡水库水下淹没的那个曾经的世界是丰富美丽的。

巫山神女爱慕治水英雄的美丽传说,麻辣烫的火锅,雄浑高亢的川江号子,楚人尽情酣唱出的《楚辞》,巴蜀楚奇诡浪漫、怪诞夸张、鬼怪神巫的共同情愫。

那个被誉为“水下碑林”和世界第一水文站的白鹤梁,那个由屈原、宋玉、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陆游等诗人描绘过的“诗城”奉节,那个人鬼共生的“鬼城”丰都,那个从大江大河中钻头露出、有着世界三大著名腌菜之一的涪陵,那个石器历史堆叠的玉溪,那一个又一个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过的、由自由舒展的人创造出的有着历史颜色的城市。。街道上空的竹竿上晾着的五颜六色的衣服,阳台上一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花,高高的土家族吊脚楼下都有檐灯,用长江的泥封好的一坛榨菜,一棵从老城墙里长出来的黄果树,狭小巷子里的三三两两的麻将桌,石板上被背盐的挑夫

柱着竹棍休息时磨出来小窝。。自然的纹理和人文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相交,顿时一个三峡都生动了起来。

一个茶馆,一个剃头铺,上河街91号卖自家生的豆芽的王文龙,卖豆花的,卖猪肉的,打渔的,戴眼镜、坐在藤椅上读着一本泛黄的《隋唐演义》的50多岁的男人。。所有的人都自然、安静的在这片土地上找生活,养活家人,从祖辈,到父辈,再到他们自己。

推土机碾压之下的古墓,1000座以上。当推土机就那么隆隆地压过去,散落一地的棺材板子、汉青砖,文物工作者颠颠地跟在推土机后面捡,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历史在重型机器之下如此脆弱无力,流血的心,流血的历史。

所有的都被一条鲜红的线——工程淹没线,划入静止,从此它们不再呼吸。当听到“炸的,很快,几天就炸完了”的时候,又该是怎样的心情。一个喧嚣繁华的城市瞬间沉入水下,消失在阳光穿不透的、黑暗而寂静的水底。似乎第二天一睁开眼,一大块一大块的玻璃幕墙就在灼伤着你的眼睛。一切都太新了,反而让人分不清方向,找不到历史,找不到可以追思伤怀的地方。

家是必须要搬走的,这对于他们平静的生活来说是太重大的变局了。他们必须要适应这一切,并且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维持生计。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因为他们习惯了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老宅里,在先辈灵魂的庇佑下,维系亲情、友情、乡情。


(未完,全文共8543字,当前显示13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