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随笔集》感想[最终定稿]

第一篇:读《随笔集》感想我读《蒙田随笔全集》的几点感想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对他身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散文家,如英国的培根、兰姆,我国的郁达夫、徐志摩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蒙田以博学著陈,其《随笔集》包罗万象,旁征博引,是16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理性分析的总汇,有“生活哲学”之美称。

《随笔集》共3卷,107章。内容涉及16世纪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诸多问题,作者于每章设置一个主要问题,采取漫谈的形式,在与读者的亲切交流中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并试图通过剖析自己,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文学史上,《随笔集》开创了“随笔”这种新的文体,同时它也是自传史上的一部名作。

一、现代自传的前驱

《随笔集》开卷明义:“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是为了方便我的亲人和朋友才写这部书的:当我不在人世时(这是不久就会发生的事),他们可以从中重温我个性和爱好的某些特征,从而对我的了解更加完整,更加持久。若是为了哗众取宠,我就会更好地装饰自己,就会斟字酌句,矫揉造作。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缺点,我的幼稚的文笔,将以不冒犯公众为原则,活生生地展现在书中。假如我处在据说仍生活在大自然原始法则下的国度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我向你保证,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的。因此,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在这段前言《致读者》里,蒙田先发制人,阐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也为日后此书可能会得到的评价作了先见性的解释。但读到此处,我们应已了然,他是把他自己当材料,他将结合自身经历和自己思想的轨迹,来同大家畅聊一次。

《随笔集》不同于标准自传,没有标准自传所必须的独立的自我发展史,也少有对人生重要经历的详尽描述。《随笔集》的内容驳杂,有些与蒙田的个人生活没什么关系。不过,总的看来,《随笔集》记录了蒙田多年的孜孜不倦的思考,反映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与其说是他的生活史,不如说是他的思想史。在《随笔集》中,自我是种种思考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好几年来,我只把目标对准我的思想,我只检验和研究自己;我若研究其他事,也是为了在自己身上——或更确切——在自己心中得到印证”。蒙田在讨论某一问题时看似漫无边际,却不时回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上来。通常把蒙田随笔归于思想自传和内省自传。从广义自传的角度来看,它应归入亚自传。

二、怀疑主义和“美的相对性”

“他怀疑有确实认识的可能性,他所持的理由同希腊怀疑主义者所提出的相仿。他对理性感到失望,建议复旧未经腐蚀的本性和启示。但是,他极力主张,虽然我们不可能有知识,却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服从神的命令。蒙田有句大家熟悉的名言“我知道什么。”。然而,尼采说过:“蒙田的怀疑主义是勇敢的快乐的怀疑主义”。这也启示我们看待蒙田的怀疑主义不止是筒单的停留在“我知道什么。”的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层面上.梅洛在《哲学评论》中说:。怀疑论有个两方面:它意味着没有仟么是真实的,但葡时也没有什么是虚假的。他祷一切主张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的而予以摒弃。通过摧毁片面的或抽象的教条真理,它向人们灌输一种包含了方方面面和一切必要中分的全面真理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矛盾思想。


(未完,全文共7849字,当前显示14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