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以培养宪法信仰成就依宪治国的思考[模版]

法学124,刘达枫,1200002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法治。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即为“法律的统治”。而法治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具有至高的权威,规则至上;二是强调借助法律进行“统治”。而法治的本质在于其是针对“治官”而非“治民”,核心在于政府和官员恪守法律、严格按照法律行使职权,不允许存在超越法律的特权,即法治的对象是公权力。习近平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然而,如何实现依宪治国,我认为首先应当要培养出宪法的信仰,英国、美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宪政国家,而一提到这两个国家的法律,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几乎都是《自由大宪章》、《权利情愿书》、《权利法案》、《人权法案》,而这些宪法

第1页共4页

性法律文件无不例外的都是对人民权利的确认。

对于英国的法治,其最主要特征就是其法治传统的连续性和继续性。在英国的法律体系中,普通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而普通法的一个最主要原则就是“遵循先例”,遵循先例带来的必然是对法律传统的尊重。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作为革命最重要成果之一的《人权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基础,确认了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原则,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因此被看成是英国经验主义法治传统形成的标志。从英国法治形成的过程来看,英国在法治发展问题上坚持经验演进的发展模式,它以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为起点,通过不断的对权利进行确认和对权力进行限制,最终建立了极具特色的英国式法治。


(未完,全文共8335字,当前显示10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