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一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003年9月我踏入**学校的校园,开始我的教师职业生涯,至今已是第8个年头了。在这几年中,我经历了从大学毕业生到人民教师的角色转变,跨越了从普通教师到合格教师的成长阶段。这期间,有忧伤,也有喜悦;有教训,也有收益。我的成长,首先要感谢学校、感谢各位老师,因为中华职专这片沃土,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我们这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使我获取了锐意进取的力量;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面对现实,怎样才能脚踏实地,我慢慢体悟到耕耘者是怎样的姿态。

记得《教育观念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差师眼里才有差生,„„差师,忽视了学生最近发展区,抑制了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把天才教成了庸才。良师眼里只有优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良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天才来欣赏、来培养。良师看到了学生的潜能并不断提升,学生越来越充实。面对一个学生,良师看到的是希望,差师看到的是困难„„”

刚刚登上讲台,面对着台下几十个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差生”,凭着大学里学到的所谓“学问”和年轻人特有的冲劲,我发誓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有所发展,改变人们对职专生的偏见。于是,我不断翻阅初、高中课本、查找各种试题材料,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当我满怀信心地把整理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和试题放在学生课桌上时,我没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我盼望已久的喜悦与希望。从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我读出了失败,读出了沮丧,更读出了对教学内容,抑或是对我的反感。他们想学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改变“学习贫困”难道真的这么困难。我困惑了、迷茫了,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如何才能将学生们培养成才,成了包括我在内的新教师们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成了我们心里的不可承受之重。就在我深陷郁闷与迷惘之时,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重点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培养学生的德性和个性,把教育学生的重点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选择,教会学生创造未来”。简单的话语,让我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原来比给予学生常规知识还要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领导、老教师们的指导下,我一边翻阅资料,转变自己的教育观点,一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注重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教育,实施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素质教育,进行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感恩教育。为了让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学校不断为他们搭建舞台,有了学校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全体教师充满诚意的爱心与耐心的倾注,一批批学生的刻苦踏实的付出,我们学校赢得了一个个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学生的、老师的、学校的,个人的、集体的。一批批学生在不断成长、成才,有的升入大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毕业后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有的自主创业,这都使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上升势头催人奋进,大好形势激动人心。

喜悦之余,当我回首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曾走过一条多么不平凡的路。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生动活泼地发展,就要为每个具有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事实也是如此,多少老师放弃自己休息时间,不为名利、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就在中华职专,每天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感动,让我时刻不敢停息。我们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我们在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学校持续关注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作为青年教师讲习班的一员,我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未完,全文共8534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