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十二道金牌

二道金牌

宋代凡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递送,叫做“金牌”,后来用作紧急命令的代称。连续十二道金牌,表示命令万分紧急重要。中文名十二道金牌出

处《宋史·岳飞传》用

作宾语、状语;指十万火急的事情目录1注音2出处3例句4用法5典故6出处原文7股市有关1注音编辑

shíèrdàojīnpái

2出处编辑

《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1]

13例句编辑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贞贝子贞大爷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爷合串《四杰村》,十二道金牌好像地把他调了去。”4用法编辑

作宾语、状语;指十万火急的事情

5典故编辑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奋勇北伐,力图恢复宋朝一统江山。岳家军节节胜利,金兵闻风丧胆。不久,岳飞进兵朱仙镇,这个地方,离开国故都汴京已经很近了。岳家军与金兵对垒,岳飞又以少胜多,击溃了金兵的10万大军。岳飞高兴地向高宗奏告:金兵锐气丧尽,目前已丢弃兵器,向北逃窜。机不可失,准备进兵汴京,迎回徽、钦二帝。

然而,朝廷一向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打算丢掉淮河以北的国土,与金国议和。这时,赵构却倒向了主和派。秦桧深知岳飞抗金最为坚定,就先调一向与岳飞不睦的张俊等将领率部先归,然后以岳飞不宜孤军久留为由,命令他班师回朝。怕岳飞不听,一天之内竟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明白乘胜追击已绝无可能,悲叹道:“我十年的努力,没想到在一天之内全部作废了。”6出处原文编辑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抗金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在秦桧的挑唆下,一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在前线作战的岳飞招回临安。岳飞见金牌,悲愤交加,痛心疾首地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同年十一月,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绞死于风波亭上。

数百年来,很多人认为这“十二道金牌”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将令,是奸臣杀害岳飞的传令牌。其实不然。这种“金牌”并非什么传令牌,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这种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该金牌制度始于宋元丰六年,金牌是用木2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8个黄金“警”字。这里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是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据《宋史》记载,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可见,这种“金牌”与我们现在用的“特快专递”标志差不多。

明代诗人李东阳曾愤慨地写了一首名为《金字牌》的词。“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亡之,嗟晚矣。”


(未完,全文共16425字,当前显示12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