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政经验:“转制”时期怎样当校长--刘长春[范文大全]

第一篇:从政经验:“转制”时期怎样当校长--刘长春“转制”时期怎样当校长

刘长春

我于2006年到2011年7月在一重五中担任校长,正值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时期,经历了企业和政府对学校都不管的移交前奏时期,移交后的磨合时期和完全适应发展时期。期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诸如办学条件方面、资金方面,尤其是企业剥离学校前后,教师思想不稳定,与政府办学在思维、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上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怎样带领教职员工转变观念,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历练的过程,也反映出在此期间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校长应有的角色定位

1、由企业型向政府型转变。企业办学和政府办学有着诸多的不同。在管理体制上,企业学校校长不是法人,学校不是财经独立单位,决定权在普教处。校长不是决策者,只是执行者。管理制度完全按照企业模式,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学校发展随着公司效益变化。进入政府办学后,校长的责任增大,从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到各项经费的花销,从教师队伍数量质量到生源数量质量都得精心谋划。因此,校长的角色定位决定学校的办学效益,决定学校的生存发展。我把校长的角色定位在:思想上引领学校发展的旗帜,规划学校发展的设计师,倾心学校发展的校长需要百折不挠、永无止境、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这种精神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甚至决定学校的发展历程。

2、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经验丰富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因循守旧,经验便成了紧箍咒,阻碍发展。虽然教育的周期性较长,经验显得很重要,但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出现新问题、新热点、新观念,怎样认识,把握这些现象的本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而不可能是经验主义。作为校长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还要进行深入认真的科学研究。因此制定了以科研推动教改,推动学校的发展的思路。‚十一五‛我校承担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7项。我校承担的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被评为省资金资助课题,我校还承办了省规划办教育科研检查指导现场会。教育科研有力的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为投入高中新课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支撑。

二、校长应有的行为取向


(未完,全文共3313字,当前显示9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