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不惑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9日

05版)

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定力、历史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实践方略也都进入了新境界

当2017年的日历翻过最后一页,改革开放就将走到40年了。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不久前,在有着“改革试管”美誉的深圳蛇口,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从设在集装箱里的指挥部发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艰辛探索出“蛇口模式”,千千万万创业者筚路蓝缕艰难开拓,博物馆记载的改革开放初期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至今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掀起一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历史性变革。有条不紊搭起改革的四梁八柱,蹄疾步稳推出1500多项改革措施,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出系统阐述……过去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没有一天不发扬着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争先精神,没有一天不焕发着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兴气象。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7年,民法总则、共有产权房、租购同权、国家公园、湖长制、环保税……这些让人们印象深刻的词汇,记录下一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足迹。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营改

1增试点成果依法确定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基本完成,放权让利的改革主题更加清晰。雄安新区的历史性决策、自贸港的风生水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浮出水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种重大举措接踵而至。等待每个月初去看“这些改革红利,与你有关”的帖子,已然成为人们在新时代不知不觉养成的新习惯。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邓小平当年如此期许。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当年经济面临崩溃的“欠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以世界坐标审视,过去中国是跟跑者,而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丰富了世界关于现代化路径和“理想之治”的认知。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不言自明。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作为贯穿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单元”,改革开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从计划走向市场,从贫困走向小康,从短缺走向充裕,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水平越高新老问题和矛盾就越是交织叠加,就越呼唤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不比改革之初小,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定力、历史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实践方略也都进入了新境界。从更高起点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新征程的画卷会比以往更蔚为大观。


(未完,全文共10369字,当前显示12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