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入手,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和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核心为观点,以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结合循化县实际,围绕我县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和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途径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联系循化县的实际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确定的,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层组织处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党在基层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在农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要通过基层组织者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础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二、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循化县的乡村基层组织中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和决策学习和领会不够,在做好当前农村工作时没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对乡情、村情的调查研究不够扎实和全面,因而缺乏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二)村级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部分村虽然“两委”班子健全,但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致富能力不强,发挥不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极少数村“两委”关系处理不当,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新农地建设中不能发挥领导作用;个别村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生硬,财务、村务不公开,群众信任度不高,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


(未完,全文共21784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