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推荐书名承载

推荐书名:《承载》作者:章剑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外迁这段历史,虽然有许多当事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写了一些回忆录和文章,但几乎都是零星的、片断式的追忆,少有全面的、详尽的记述。章剑华的长篇纪实文学《承载》首次全景式地展示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为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物珍宝免遭损毁,故宫博物院毅然决定实施故宫文物南迁。1933年2月5日,承载着文化使命,承载着民族重托,承载着稀世珍宝,一列满载2118箱文物的火车离开北平,急速向南行驶,拉开“文化抗日”、“文物长征”的序幕。之后,又运出4批,共计13427箱。这些故宫文物先运抵上海,后运到南京。

“七七事变”后,存放在南京的故宫文物又被迫分南、中、北三路踏上了遥遥无期、万里迢迢的西迁之路,先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历经了日机轰炸、土匪拦截、敌特跟踪等艰难险阻,使故宫文物没有一件被战火焚毁,没有一件在途中损坏和丢失。

在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过程中,以马衡、易培基、徐森玉为首的一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抱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信念,立下“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誓言,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他们用心血和生命保护着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书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2017读书活动

贵的故宫文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时代壮歌。阅读感悟及推荐理由:

却道海棠依旧

——读《承载》有感

当我们降临这个世界之时,终究明白,人类是渺小的,是微乎其微的,不曾记录下世界大地的沧海桑田变迁,走过了坎坷,跌过的艰辛,回首往事,是否海棠依旧。我们携手走过几千年,在千年之中,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一个国家的沉浮与兴衰跌宕起伏。

现在它分裂成了三份,一份在南京博物馆的地下室,一份在世界上最华丽的皇家园林故宫,最后一份在离大陆只有一湾海峡之隔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上最大的文物迁徙,中国故宫文物在战火纷争的年代的艰难经历,当一列满载着2188箱文物的火车离开北平,急速向南行驶,拉开了这批文物南迁的艰辛旅程……共计13427箱文物从上海到南京,“七七事变”之后又被迫踏上遥遥无期,万里迢迢的西迁之路。

文物的辗转,文物的颠沛流离,为了不让这批文物落入日寇之手便只有铤而走险,一路奔波。这本书叫《承载》,章建华先生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像并未亲身经历此番“探险”的我们讲述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文物迁徙。

刚开始,大家早已嗅出了空气中的不祥之兆,那双贪婪、邪恶、无耻之极的眼睛发出邪恶的光芒,直勾勾的看着前方,露出犀利的目光,要占有眼前的一切一切,山川、河流、平地。在枪的背后,只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书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2017读书活动

属于肌肤之亲,在枪战的背后,所谓安定之计,实际上只是对这个泱泱五千年大国侵略的一部分。我在文章开头曾经讲到过,“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一个国家的沉浮与兴衰跌宕起伏。”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有。

《承载》中写道,马衡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提出:

为了故宫的文物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毒手,对故宫中的文物进行南迁。易培基先生采纳了他的意见,另外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这一万多箱故宫的珍贵文物踏上了南迁的旅程,其中包括四库全书、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珍贵文物。或许有些人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千方百计,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保护那些文物,那些只能躺在展馆里的文物。你可知文物会说话。可告诉你几十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些文物,几千年前的事件,都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诉说着一个千年古国的历史。


(未完,全文共6924字,当前显示14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