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长征报告

论文题目读《长征》报告

学生姓名啊啊啊学号111111111专业11111环境工程年级大二

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1111年111月读书报告——《长征》

其实,《长征》我并不是完全在今年假期读的。当军旅作家王树增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了之后,我就开始看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了。这个假期又系统的看了看,并看了一些相关的影片,还是收获挺多的。

长征过去很多年了,但我们相信,在现在,在未来,我们一直都需要长征精神的鼓励。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上就是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长征”。长征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历史淘汰了千百万匆匆过客,留下的是那些能够书写并见证人类已往生存面貌的人与事,是那些能够启发和塑造人类未来生存理想的人与事。而这些人与事无不使人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足以说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震撼人心。

王树增先生在《长征》一书中写到:公元一000年至公元二000年间,中国的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入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百件重要事件。其中,第三个事件:一九三四年,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而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长征中,战士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艰苦到我们现在的好人都无法想象„„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即使在今天这种社会人情背景下,这个数字足以使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为之一动。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

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一九八一年秋天宣布,布热津斯基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中国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进行的英勇长征虽是被迫的,但客观上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长征这部“英勇悲壮的史诗”和“前所未闻的故事”,留给中华儿女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就是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最核心、最关键的还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未完,全文共6811字,当前显示12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