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全县非公企业职工权益和劳资关系状况调查[最终定稿]

第一篇:关于全县非公企业职工权益和劳资关系状况调查关于全县非公企业职工权益和

劳资关系状况调查

为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能作用,促进职工队伍稳定,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今年7至8月,县总工会先后深入交通、城规、城管、房管、经贸、商务、乡企等系统、各类非公企业,以召开谈心谈话会、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工会工作情况、劳资关系状况、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在此基础上,县总工会主动参与县人劳、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活动;联合县人劳局召开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会;与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保中心等座谈了解职工参保情况,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对我县非公企业职工权益和劳资关系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一、基本现状

我县是工业大县,基础好,企业多,在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的引领下,全县非公企业发展迅猛,现有生产经营正常且能正常纳税的非公企业672个,职工28815人,其中农民工13029人,已组建会工会组织237个,发展工会会员23503人。

当前,我县非公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拥有自主权,而劳动者具有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与此相对应的劳动关

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企业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局部利益的矛盾不断显现,劳动争议呈增长态势。

1、劳动关系双方合同意识不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调查显示,劳动合同签订率总体在65%左右,餐饮行业合同签订率仅为1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只与少数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上的职工和固定用工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与一线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很少,特别是农民工、季节工、临时工均未签订劳动合同。少数企业只是为了应对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检查,规避法律而与职工签订形式上的合同书,个别企业有多份合同一人笔迹签订现象,且实际上并未按合同上的条款履行,有35%的职工对合同内容不知情或不完全明白。同时,一些员工认为签了劳动合同会约束自己,把自己“捆死了”、“套住了”,想走走不了,不能随意跳槽,特别是技术型的劳动者不愿被企业限制自由,从而也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2、职工收入偏低且被拖欠,加班未得到法定补偿的现象较为普遍

被调查企业中,一线职工工资收入在500—1800元不等。除汉钢集团、中泰集团、温泉水泥等重体力、高强度岗位职工工资在1200元以上外,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在700—1000元较为普遍。各大超市员工工资仅为500—700元左右,远低于汉中市7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工资(730元)指导线。个别企业有拖欠工资现象,最严重的拖欠长达6个月之久。一些企业实行计件和2

定额制致使职工多加班,但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除汉钢集团外,所有企业在设备检修期间既不支付职工工资又不按(工资的75%)规定支付职工生活费,60%以上企业停产期间只发200—300元生活费,职工缺乏生活来源而时常信访、上访。

3、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保覆盖面还有死角和盲点。调查表明,我县672个企业28815名职工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只有165个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5%,参保人数16764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8%;工伤保险的参保企业仅126个、11313人,分别占企业总数和职工人数的19%和39%;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80个,参保职工14384人,分别占企业总数和职工人数的12%和50%;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企业只有12个、1050人。


(未完,全文共21026字,当前显示14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