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市志愿服务当前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志愿服务作为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实现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市的志愿者服务事业从兴起到现在的健康蓬勃发展,是与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分不开的,志愿服务现在已经成为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已经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而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崭新舞台。

一、我市志愿服务现状

1.我市志愿者普及程度。目前,我市通过省志愿者平台注册的志愿者才26万余人,和其他市相比,规范注册的志愿者数量上还有差距。受访市民中,90%以上的知晓志愿者,70%以上的参与过志愿服务,大多数市民是通过网络、电视来获知志愿者相关信息的。这足以说明,虽然志愿服务在全市还很年轻,但假以时日,就会星火燎原,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2.志愿者组织发起情况。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志愿者服务队。我市的志愿者队伍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自上而下发起、推广模式。二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模式三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模式

3.我市志愿者队伍数量及归属情况。在省志愿者平台上注册的我市的志愿者队伍共有537支,队伍虽多,活跃在市区、县的志愿者队伍主要归属于团委的青年志愿者和红网义工协会。

二、我市志愿者所面临的部分困难

近年来,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对建设和谐全市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与其他市相比,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经验尚浅,在运行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平台尚未建立。尚未建立统一的志愿者队伍及有效的志愿者服务平台,缺乏有效整台。成立全市市志愿者协会是开展志愿服务最强有力的支持,也是整个志愿服务规格化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市尚未建立全市性的志愿服务供需平台,诸如互联网站、志愿者交流中心、专刊等,以致志愿服务组织之间得不到有效沟通,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社区需求、技能培训等信息和资源难以共享,志愿者之间缺乏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组织身份模糊。志愿者协会的定位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现代意义上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依据其组织性、民间性、非盈利性、独立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六大基本特征,属于政府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由于我国社会第三部门发育水平比较低、政府对第三部门的扶持与管理尚未形成制度化对策,各级志愿者组织事实上既不真正具备第三部门的“角色功能”,也不可能真正按照社会第三部门的规则来运作。

3.管理人才缺乏。虽然我市正在筹建志愿者协会,但是目前却没有正规的办事机构,没有正规的办事人员,主要的办事人员是通过“借”的方式“挖”过来开展工作,没有根本的“待遇”及相应的管理身份,这些办事人员都面临着再次选择工作的考虑,这非常不利于志愿服务指导工作的连续性。“临时工”身份的办事人员,基本上是经过一到二年的了解,业务基本熟悉时,人也即将离开志愿者中心了,并且这种现象在可预见的未来会一直重复下去。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对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将是一个严重阻碍。


(未完,全文共12010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