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有企业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路径思考

【摘要】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从根本上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尤其是我国现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就显得极为必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不断努力探索,为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国企;权力;制约;监督;思考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对于全面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保障企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人兼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国有企业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路径,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一、正确认识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必要性

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窑洞对”中说过“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是如此,国有企业因资金往来密集、外界关注度高、内部管理行为复杂等特点,已然成为腐败案件的多发带,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更是十分重要。

(一)监督是促进党员干部落实责任的重要保障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义务多则权力多,义务少则权力少。但人的本能往往是执行权力时积极主动,而履行义务时却消极怠慢。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约机制来约束权力运行,使之公开、透明、规范,只有充分发挥监督的整体制约和预防功效,才能使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无处藏身,确保党员领导干部责任义务得到落实。

(二)监督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措施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和保障。国有企业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责任。决策失误、管理失职、监督失位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只有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有效规范事权、财权、人权和物权,才能减少决策管理的失误、降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资产损失。

(三)监督是增进群众信任的有效途径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义是靠监督增进信任。信任是目的,监督是手段,有了监督的信任才最靠得住,才能在职工群众中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更大的支持。监督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增进信任:一是权利得以约束,二是真相得以披露,三是力量得以凝聚。

二、国有企业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途径思考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既要突出监督机制的独立性,又要强化监督资源间的协同性;既要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增强主动性,又要让群众积极反应问题,提高参与性;既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把已有成熟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又要不断探索创新,把有利于强化监督效果的想法思路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升华。

(一)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一是突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要发挥监督的保障职能,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监督者的后顾之忧,使监督实体游离于企业利益之外。探索实行监督机构垂直管理,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从体制上解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

二是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正确认识监事会的职责、地位和作用,脱开同董事会事实上的隶属关系,把监事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规范监事会工作程序,建立完善监事会信息收集制度、报告制度,向事前、事中延伸监督职能,切实对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决策、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制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未完,全文共28970字,当前显示14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