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高标准共用平台 推动节约型电子政务

第一篇:建设高标准共用平台推动节约型电子政务建设高标准共用平台推动节约型电子政务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电子政务也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和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成为大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源动力。但是,电子政务相对庞大的建设成本一直是各级政府决策者头疼的大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成本大,是由行政管理体系复杂和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庞大所决定的。

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建设包括管理设施和技术设施两个方面,其中管理设施包括组织体系、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内容,技术设施包括网络与环境基础设施、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以及信息数据资源、信息应用系统等内容,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完成,因此,推动节约型电子政务,一直是所有政府信息化决策者和建设者的理想目标。

青岛市采用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关键,以创新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动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首创建设的高标准共用平台,满足了全市大部分党政机关单位的电子政务需求,节省了电子政务系统50%~80%的建设投资,在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模式上实现了新跨越。

青岛市自2002年开始就规划和确立了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青岛市以集约化模式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信息服务,形成了独特的“861”技术体系,即8个平台(网络平台、安全平台、基础办公平台、公共门户平台、流程管理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多媒体协作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6个中心(应用服务中心、应用服务注册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中心、认证授权中心)和1套目录体系,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政务信息化基础。

在青岛市多年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和研究发现,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50%~80%的底层软硬件基础平台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在基础平台之上开发的应用软件功能,因此电子政务基础技术设施共享是可行的。

所以,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集约化水平,减少不同部门间信息化设施重复投资,大幅度降低电子政务建设成本,青岛市于2008年决定在原有“861”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扩充完善,建设全市机关电子政务共用平台,全面推行集约化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青岛市目前已经高标准完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共用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成全市机关共享机房

按照“集中统

一、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充分共享”的原则完成了电子政务共享机房建设,能够满足未来20年发展建设的需要,该机房包括屏蔽机房、核心机房和扩展机房三大部分,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提供了机柜、专用精密空调、ups不间断电源、kvm远程管理、综合布线、视频与环境监控、专用气体消防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机房建设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建设规模和应用技术水平在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市人事局、市外办、市统计局、市计生委、市质监局、市水利局、市药监局、市外经贸局、市水文局等单位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已迁入共享机房。

(二)升级改造政务网络平台和安全支撑平台


(未完,全文共35503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