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该区学前教育呈现出优质、普惠、跨越发展的态势。

一、履行政府职责,确保优先发展

1.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坚持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研讨并解决。借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东风,出台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且党工委、管委会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列入2014年惠民十件事之一,作为对社会事业系统年度目标考核重点指标,确保学前教育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2.财政经费保障有力。认真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把学前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一是学前教育经费单列。区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分开单列核算。二是学前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2012年、2013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为7.78%、8.25%。2014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预算比例为8.45%。三是按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确保学前生均公用经费达小学教育标准的1/2。四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同时建立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户籍幼儿享受同等待遇。

3.提前完成行动计划。2011年以来,该区积极落实幼儿园建设“四同步”及淮安市学前教育规划相关要求,按省优标准新建、改扩建23所幼儿园(其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儿园11所,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幼儿园12所),提前完成了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

4.依法整治无证办园。近年来,该区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10〕10号),出台《关于印发开发区个体幼儿园、托儿所整治方案的通知》,并联合教育、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物价、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累计清理了12所无证园,共计260余名在园幼儿、10余名工作人员妥善分流到就近的公办幼儿园就读、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正常的学前教育秩序。

二、探索创新机制,改革驱动发展

1.积极推进独立办园机制一是加强园长队伍建设。公办校中园园长职务由社会事业局统一任命,采取人才引进,面向区外公开招聘,并通过自身培养等有效手段,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园长队伍。二是加强财务制度改革。各公办校中园均建有独立财务帐户,赋予园长对幼儿园经费管理和支配权力,实行区级财务监管,保证幼儿园经费规范使用。

2.着力探索幼师用人机制一是逐步推进在岗教师转编工作。对区内在岗幼师实行公开择优选聘,提高公办教师比例,激发在岗聘用幼师工作热情。二是尝试推行园内人事代理方式。对部分非在编优秀幼儿教师通过园内人事代理的方式,享受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三是逐年提高聘用幼师待遇。为每位聘用教职工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基本保险,并确保聘用幼师工资达淮安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充分保障每一位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未完,全文共14590字,当前显示13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