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合理建设利用我国文化场馆的政策建议

2012年10月12日09:40来源:国研视点2012年4月27日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各类文化场馆是公共文化设施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文化场馆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场馆建设数量迅速增加,文化场馆建设质量大幅提高,文化场馆服务效果显著改善。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场馆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分类指导不够明确、公益性文化场馆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分类制度、完善考核及收费机制、建立引导机制等措施,加快我国文化场馆设施合理建设和利用的步伐。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场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本内容,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广大群众共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合理建设和利用文化场馆设施,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文化场馆建设与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我国文化场馆设施数量迅速增加,质量大幅提高,文化场馆服务不断改善,免费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文化场馆建设数量迅速增加

“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场馆建设项目,五年间共投入资金100.2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4倍。在投入增加的支持下,全国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科技馆和体育馆等文化场馆数量大幅增加,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由2005年的120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90平方米。以博物馆为例,“十一五”末全国博物馆数量是“十五”末期的1.5倍;截至2011年上半年,北京注册博物馆达159座,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伦敦。

(二)文化场馆建设质量大幅提高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在我国召开,一大批地标级精品场馆纷纷涌现。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在世界享有盛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所改造成的中华艺术宫、天津文化中心等已经逐步投入使用;中国国学中心、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国家级重点文化工程集中落户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众多文化场馆已经具有国际一流水准。

2005~2010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变化关键词:文化场馆,合理建设利用,政策建议

(三)文化场馆服务效果显著改善

随着文化场馆服务条件的改善,文化场馆服务效果也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文化消费需求得以满足,社会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加。2010年,全国仅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就推出陈列展览10091个,服务观众达4.07亿人次。北京博物馆年均举办各类展览400余项,年接待观众近3000万人次,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各场馆参观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尤其是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后,全国1800多座博物馆和纪念馆陆续免费开放,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有机会分享到我国文化场馆建设的成果。

二、我国文化场馆建设和利用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合理建设和利用文化场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要场馆群所在地,在文化场馆合理建设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我国文化场馆合理建设和利用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成功转型,场馆利用逐步市场化


(未完,全文共17732字,当前显示14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