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爱-拼搏——工作经验交流

文化路小学

王靖东

2007年7月——工作经验交流

爱•拼搏

——工作经验交流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登上这个讲台,但提到“经验交流”,我的感受应该用另外四个字来形容——“不胜惶恐”。因为虽然谈笑间常以“老教师”自居,但我从业也不过区区五载,来到文化路小学更是仅有一年,可以说在这支队伍中,我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兵。但我想,敝帚自珍终不如抛砖引玉,在此愿将自己的点滴感受与大家共享,能作攻玉之石以倍感欣喜。

先说说我心中电教的第一个特色——“杂”。

杂,纷杂,繁杂,也可美其名曰“丰富多彩”。先来说说专业,依照常理,各行各业的主力往往都是专业出身的“正规军”,学校之中更是如此,一所学校的百余名教师,其毕业学校也不过区区三五七所,尤其是在体、音、美、英这一类强调专业性的教研组中,其成员往往非同学亦校友。但在同样强调专业性的电教组中,情况却大不相同,简直堪称一支“杂牌军”。以我们文化路小学电教组为例,六名教师毕业于三个非电教专业,这种在其他学科中万难出现的情况,在电教组中却是再平常不过,说电教组是“杂牌军”,似乎也不完全错。

再来说说业务,教师的业务或者说职责有哪些。古人给出的答案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今天的语言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教育教学”。那么电教教师的职责是够也如此简单呢。当然不是,每周十几课时的教学任务仅仅是我们诸多工作中的一个方面,摄像照相、课件制作、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信息收发、绿色网吧„„凡此种种,无不是我们电教教师的工作内容。那么这样一支“杂牌军”又是靠什么承担起如此繁杂的任务呢。秘诀只有一个字——“钻”,这也是电教组的第二个特点。能跨越专业差别的障碍从事一项工作,当然离不开刻苦的钻研,除了电脑之外,我在工作中还离不开三件宝——图书、光盘、螺丝刀。从书中自学;买来光盘试;用螺丝刀拆开电脑修,如此再三,终成电教。靠什么。靠“钻”。提到“钻”就不能不提另一个字——“研”。毕竟一个人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难题,这是自然需要找同行来“研”一“研”,可以肯定的是,“同行是冤家”这一说法在电教组绝对没有市场。虽说我们组内有明确的分工,但每当任务来临,没有人会考虑这是谁的任务。如在制作“双高普九”迎检课件过程中,学校将任务交给了赵子芳老师,但我想到身为文小教师,我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我在下班后主动留下,承担起视频制作的任务。虽然我们一直忙碌到凌晨四点,虽是一身的疲惫,但在迎检现场,省市领导对我校领导的声声赞扬,对我校工作的高度肯定,顿时倦意尽消,留下的只有身为文小一员的骄傲与自豪。历次的迎宾、迎检大抵如此。最近的绿色网吧现场会活动。更是全组齐上阵,整理机房、培训学生„„几天的奋战换来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更赢得了专家、领导的交口称赞。“文化路小学的活动开展得好。”这短短的一句肯定,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回报。正是个人的“钻”与团队的“研”帮助电教组战胜了种种困难,赢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电教组的第三个特点应该是一个“拼”字。

如果单看课程表,可以说电教组是学校中最悠闲的一群人。的确,人均每天两三节课,不过是班主任半天的工作量,但若就此认为电教是一份清闲的工作,那真的是一种误解。当然,这种误解也是源自电教工作的特点——突发性:检修维护可以计划,病毒侵袭不可计划;教学进度能够安排,迎检突击不能安排。从前的走廊中,您还能看到我们抱着电脑往来穿梭,但在无盘化的今天,我们的反复调试,全部隐藏在了主控室这个小小的角落。

与会的家长能看到我们“悠然”的巡视,却难以想到之前是怎样的一番忙碌;

光临的领导见我们在现场轻点鼠标,却不知之前是几夜未眠的辛苦;


(未完,全文共10917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