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十大效应[最终版]

(庄铭星转载)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建设学习型学校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教育的使命。学习型学校就是能够有力地促进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善于获取、创造、迁移知识,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善于改革自身、勇于修正自己行为以获得成功教育的一种学校组织形式。

在崭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鞋厂效应。学校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或一定水平,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建设特色学校,如何使教育者更充分释放潜能,如何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如何使教育组织整体更有效地运动等等问题,需要我们去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深入学习,用全面的、发展的、辨证的、敏锐的、现代的眼光准确定位。两个商人同到一个贫困地区考察建设鞋厂,其中一个商人看到这个地区十分贫困,人人都没有穿鞋,认为这个地方没有市场;而另一个商人则认为,人人都没有穿鞋,这里的潜市场很大,于是投资在这个地区建鞋厂,鞋厂发展了,周围的百姓就业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

在学习型学校里,学习主体要敢于创新,有眼光、有胆略、有魄力。真正的学习是团队和学校本身,学校效能的提升有赖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科学的规划、周密的组织,全员的参与,措施的落实,政策的确定,主体的合作。

2、博士效应。一位博士参加工作后和本单位的两名老职工去钓鱼。钓鱼过程中一名老职工要去厕所,便脚踩湖水到湖心小岛上去方便了;之后,第二名老职工也踩水到湖心小岛方便去了。博士看得出了神,想问其中原由但又自认学历高,不好开口,于是,在自己想小便时也想踩水过去,结果掉到了池塘里。老职工七手八脚把博士拉上岸,问他要干什么,博士说去厕所,两老职工大笑:“湖水里有一排木桩,由于这几天涨水看不见了,你应该从木桩上走过去。”博士愕然。学校是知识层次较高的集中场所,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经验的作用。学习型学校是一种在长期经验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组织,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发展的组织,是一种在浓郁文化氛围熏陶下不断发展的组织。因此,要做到人人学习、人人积累、人人吸收、人人再造、人人发展、人人提高,就要以沟通和对话为切入点,形成“上下结合,横向交流,认可差异,扩大共识”的学校运行习惯,促进学习型学校制度与核心精神的生成。

3、电荒效应。时下媒体经常传出某某地区电力资源不足,需拉闸限电,不少地区闹起了电荒,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少的麻烦。作为一个组织,也应该注意防止出现“电荒”。这种情况往往和“博士效应”有很大不同之处,“博士效应”是经验的缺失,而“电荒效应”则反映在知识的匮乏。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知识载体,让共享的知识在学校里流动起来。这种知识一定是团队共享的,都感兴趣的,对大家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成为这种知识流动的“节点”,并加以吸收、更新、再造,防止“电荒效应”出现,使学校健康、

稳定、持续的发展。


(未完,全文共19547字,当前显示12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