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总结100种弯矩图图例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要对软件(midas、sap2000、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那就要对结构的弯矩和剪力图有个大概的判断。下面总结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

一、方法步骤

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

●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的某一边为分离体;●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

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

●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

●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

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

3、结构中所有节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各种结构弯矩图如下:

第二篇: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专用图例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专用图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6Φ25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6Φ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3Φ22(-3)/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y500×250

φ10@100/200(2)2Φ25n4Φ18(-0.100)


(未完,全文共13539字,当前显示13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