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丰县“雏鹰工程”的回顾与启示

徐州市丰县是选聘大学毕业生入村任职的发源地。1995年,一个被称为“雏鹰工程”的人才培育计划在丰县实施。1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选聘入村任职,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雏鹰工程”连续开展4年,先后从4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共计63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下村任职。时至今日,这批大学生村官中的大多数人已走上了县镇领导岗位,成为当地基层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丰县的实践证明,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而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一条短时期内选拔培养优秀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

“雏鹰工程”的实施背景和主要特点

——实施背景

丰县实施“雏鹰工程”的主要目的有两层:一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二是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当时,之所以每年从应届大学生中选派德才兼备者到农村任职,主要是出于四方面原因考虑: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村战略性人才储备工程的需要;三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需要;四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同时也是对新时期转变人才选拔培养、干部晋升、就业选择导向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主要特点

第一,招考条件明确。1995~1998年,县委连续四年印发了关于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的意见,均对专业、学历、素质、数量等招考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二,角色定位清楚。县委组织部要求每名选派大学生当好三种角色,其中,当好干部是本职,当好学生是基础,当好先生是向导。第三,选派流程规范。由县委组织部门查阅报考大学毕业生的有关档案,了解其在校表现情况;当面考察其口头表达、应变、思维反应等能力;根据考察面试结果择优录取。第四,管理制度严格。县委组织部对每名选派大学生建档立卡,全面记录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真实情况;明确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级党支部等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职责。第五,培养激励到位。对下村大学生实行帮扶措施;坚持试用期制度;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考察制度;实行干部年度工作成绩百分考核制度;下村大学生任职期满后,县委都根据他们实际情况安排了工作岗位,并且敢于提拔他们到领导岗位。第六,配套措施完善。工资待遇方面,县委按照现职干部标准对待下村大学生,尽可能解除后顾之忧;期满出路方面,明确:“两年后,据其现实表现和工作需要,可在乡镇明确相应职务或另行安排其他工作”。

“雏鹰工程”的成效及影响

——探索出了一条短时期内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途径


(未完,全文共36480字,当前显示9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