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检验科质控的影响因素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检验世界点击数:2009/1/20

729更新时间。临床检验工作伴随着基础医学及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向着超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质量控制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瓶颈。要作好质控,必须做好试验前(分析前)、试验中(分析中)和试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这些又与临床的关系极为密切。

(一)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填写化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让临床医生看得眼花缭乱,这其中临床认识也常常落后于实验医学的发展,而与临床的交流与沟通,介绍其诊断性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等试验特性,使临床在选择试验时可供参考;医生必须将患者的所有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号、科别、临床诊断以及其他特定的识别号等填写清楚,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经常出现不同的医师写同一位病员的姓名、年龄、床号不同的现象,诊断不填写更是普遍,当检验人员对报告结果有疑问时,因为无诊断将无法判断异常结果是由于实验室内的原因还是疾病本身造成的,无法取舍是否复查核实,由此会增加分析的误差频率,这些都是导致检验单或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偏差的重要原因

凡送检标本应注明标本类型,全血、血清、血浆、胸腹水、脑脊液或尿等,不同的标本类型对结果有不同的解释,如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需要病员身高,体重及24小时尿量等信息;

申请日期未填,无法确定标本送检时间;医生签名未填或不清,当检验人员出具报告需要了解更多的临床资料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与医生取得联系,不利于对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无年龄、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群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二)护士在生化检测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生化检测标本通常由临床护士负责,从病人准备、标本留取、采集、运送到实验室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临床生化检测以血标本居多,约占整个标本量的90%以上。但很多护士认为采集血标本操作很容易,不够重视这项工作。

1、采血体位的影响。取血的姿势对实验结果相当重要,体位改变可以引起某些生化指标的明显改变。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分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直径大于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血浆内的含量升高5%至15%。所以住院与门诊检查的数据往往会有差别。

2、止血带的影响。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与体位改变类似的检验指标改变。使用止血带3分钟与1分钟对比,凡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都可以上升,如总蛋白上升5%,tcho上升5%,铁上升6%,tbil上升8%,ast上升10%等。压迫超过3分钟,因静脉扩张,淤血,水分转移,致使血液浓缩,氧消耗增加,无氧酵解加强,乳酸升高,ph降低,k+和ca++升高。

3、溶血的影响。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血液由血浆和细胞成分组成,很多指标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很多,特别是ldh、hb、ast、alt、k+等,当血细胞高浓度组分逸出时,测定结果增高。另外,hb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吸光度有干扰,溶血可引起300~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明显增高。

为了得到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尽量避免溶血的发生,建议①血样标本的抽取宜用适当的针筒并注意针尖大小及速度,当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时,应将针头拔去,缓慢推入,将泡沫留在针管内。②试管内加有抗凝剂时则要控制加入的血量,并轻轻摇动试管使血与抗凝剂混匀,且注意标本运送时不应剧烈地震摇


(未完,全文共19390字,当前显示14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