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冰雪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总面积51平方公里,名列全国前三位,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海拔跨度为200米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10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素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之称,被摄影界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云和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具有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等特点。

云和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与层次,组成一幅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每逢春末初夏,绮丽多姿的茫茫云海,时而象温驯的少女静卧山川、裸露胸怀,山峰、树木、房舍点缀其间,如同蓬莱仙境;时而象狂暴的潮,汹涌澎湃。雄姿勃发的云和梯田浮于茫茫云海之上,构成独特的奇观。

云和梯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梯田奇特的自然景观。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婆娑竹影,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源;满坡的梯田,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一派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

云和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其中,“云海奇观”和“冰雪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云和梯田可以说是世界上仅有的拥有雪景的梯田)。

云和梯田分布多处明代银矿遗址,据史料记载:“明代丽水县各乡(主要为云和、宣平)矿床成脉形,脉石为石英,色暗灰或碎裂成角粒,矿脉之数约二十,产生状态甚不整齐,平均长度一千公尺,平均宽度七公寸,坑深自一公尺至数十公尺不等,矿物为辉银矿,结晶甚细,与黄铁矿共生,又含次生的自然银”。云和在明朝景泰前后一百多年间,曾经大量开采银矿,明王朝曾两次派遣宫廷内官作为钦差大臣到此督催银税,并设置银官局专管银矿事务。当地银矿开采业兴起带来人口社会的繁荣发展,元明时代达到高潮,使梯田规模不断庞大。据清同治三年版《云和县志》卷十六之物产篇记录:“云以前,土广人稀,天多荒芜,谷贱伤农,粮多逮欠,„„。自坑冶盛,人亦日众。由是垦辟众而田土辟也„„”。可见,云和梯田历史是跟当地明代采矿业发展历史存在很大的关联。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证实,云和县境内现存银冶遗址50多处。

云和梯田开犁习俗由来已久,有史料记载,早年云和衙门的官员每年春耕开始之际,都要到城郊的“先农坛”,由县官带头亲自下田耕地,以示官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为了寄托美好质朴的愿望,祈求神灵保佑家畜兴旺、五谷丰登,先民们就举行开犁这一民俗活动。云和梯田开犁节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祭祀仪式完整的留存至今,祭祀场面隆重,表演多较自由,集祭神与娱人于一体。具体活动内容包括开山号子、芒种犒牛、祭神田分红肉、山歌对唱等,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民俗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未完,全文共8869字,当前显示13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