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顾京圃 在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第一篇:顾京圃在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创新村镇银行发展模式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借本次论坛的机会,我愿与各位探讨交流建设银行在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及村镇银行建设方面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城乡统筹发展代表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金融危机后,过渡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显现出弊端,不可持续;随着中国实力增强而不断增加和升级的贸易摩擦,使得出口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中央1号文中强调“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

1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其中,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约九亿的农村人口无疑是推动此项转变的主力,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激发其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实力,决定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也为未来中国经济拓展了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未来的影响如何。建设银行面对未来市场变化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和准备。带着这些问题,今年3月份我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组织赴浙江、苏州开展调研。调研发现,浙江、苏州两地城乡统筹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农民居住方式上,由分散居住向社区化集中居住方式转变。这是两地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即认为,只有改变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农村居住方式,才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把农民从对土地的一味依赖上解脱出来,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致富和持续增收的问题。为此,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家庭生产向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几千年来,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但长期以来的家庭化生产使得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农产品标准不统

一、定价不统

一、附加值含量低

2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了前提,即农业生产方式的企业化。浙江、苏州等地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机构,鼓励并牵线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承租农民的承包地,或吸引农民以承包权入股,企业拿到农民的土地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销售,实现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品牌化。三是在工业生产方式上,由简单、粗放的乡镇企业生产向园区化生产方式转变。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发展乡镇企业经济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乡镇企业呈现多而小、散而弱的特点,乡镇企业大多存在产品质量不高、生产环境恶劣、市场开拓难的问题,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彻底改变乡镇企业的现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集约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园区化。

未来几年,浙江计划培育200个左右的中心镇,2010年整治3000个村,完成农民住房改造30万户。苏州计划到2012年,农民集中居住达到50%左右,村镇工业企业集中度80%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60%;到2011年底,全市社区股份合作社股份分红率达30%,土地入股比例达40%以上,农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组织产销达50%以上,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达40%左右。


(未完,全文共15597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