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四大名酒的前世今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乃水之势也。60年风雨的润泽和历练,中国名酒的数量和质量提升飞速,日渐根深叶茂。

四大名酒之前世今生·西凤篇

西凤酒

西凤之前世

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八百里秦川之西陲的凤翔县柳林镇,这里地域辽阔,土肥物阜,水质甘美,颇具得天独厚的兴农酿酒之地利,是中国著名的酒乡。

据《史记》载:秦穆公“亡善马,歧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由以上史实可见,当时雍州已酿有“醪”和“酒”。唐代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将雍州改称“凤翔”,取意周文王时“凤凰集于歧山,飞鸣过雍”的典故。当地人常说“东湖柳,柳林酒”。西凤酒用的是柳林镇的井水,柳林酒即西凤酒。

唐贞观年间,西凤酒制造了一起外交佳话。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行至距柳林5里的亭子头,惊见蜜蜂不飞,蝴蝶不舞,众人以为乃国礼吉兆,波斯王子受“宠”若惊,叹大唐国运昌煌,化于万物。裴行俭归途特命人查访,原来是西凤酒香飘出窖,醉倒了蜜蜂蝴蝶,于是作诗“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记述此事。

在文化科学光辉灿烂的北宋,西凤酒又与“千古风流人物”结缘。宋嘉祐七年,苏东坡在凤翔任职其间,曾经兴修水利,广布德政。喝了几年西凤酒的苏东坡,亲自参与了西凤酒的酿造改进。此期间,留下了“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等关于西凤酒的诗句;出于长期对凤翔的生活体验,东坡以“东湖柳,柳林酒,妇人手”总结凤翔三绝。

在元代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明清时期,西凤酒重新崛起,明代也有文人赞誉柳林酒的诗文,苏浚《东湖》诗中有“黄花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清代以“凤酒”著称,而且在“八百里秦川”的宝鸡、歧山、郿县及凤翔县等酿制之烧酒均称“凤酒”。清朝末年,西凤酒即成功打进国际市场,在南洋劝业赛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均获金奖。

西凤之今生

到了1949年,柳林镇仅有7家小酒坊。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回国路过香港,接风宴席上,周恩来总理看到有茅台而没有西凤酒,问道:中国不是有四大名酒嘛,怎么没有见到西凤酒呢。香港同胞说:不是不知道,实在是因为买不到西凤酒。回北京后,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快西凤酒的发展。

1956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营陕西省西凤酒厂在西凤酒的原产地凤翔县柳林镇成立。

1999年,以西凤酒厂经营性净资产为核心,联合其他社会法人,组建成立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以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组建成立了陕西西凤集团。2010年,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西凤酒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的“改制重组”,引进了中信等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新资本注入后,西凤集团全面启动了西凤酒城建设规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实施扩建技改工程,扩大产能10万千升,为今后的腾飞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西凤由传统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发挥品牌优势,实现品牌价值。


(未完,全文共16888字,当前显示12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