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功利时代我们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作者:无锡一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彩红来源: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3日点击数:

14前几天,我的一篇家长会的讲话稿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有家长跟我交流了一些想法,让我受益匪浅。确实,现实中有很多焦虑的家长,除了小升初孩子的家长、初三的家长、高三的家长,还有很多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焦虑。似乎成了这个时代家长的通病。

那位家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功利才会焦虑”。这句话给我很多的启发。当我发现家长的焦虑,努力去告诉家长不要焦虑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很好地去思考焦虑背后的原因。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家长为什么焦虑。因为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他们所希望的“成功”。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是为了什么呢。家长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很多人认为,家长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是,我觉得,当家长以爱孩子为理由,要求孩子必须获得他们所希望的“成功”时,这种爱就带有了功利的色彩。这样的说法也许有些尖锐。但事实确实如此。我始终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能为了所谓的“成功”——譬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论调而命令孩子,甚至强迫孩子。也正是在这样的成功观面前,家长变得很焦虑。深究一下焦虑后面的原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功利。可以说,越功利,越焦虑。当家长在自家孩子面前喋喋不休地夸着“别人家的孩子”时,深层次的根源就是家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让“别人家的家长”脸上有光,而这不就是功利吗。

那位家长接下来又说:“根子是社会评价标准功利化了。”我给他的回复是——“推卸责任”。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明明知道焦虑不好,但还是摆脱不了焦虑。是因为功利。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觉得功利不好,但还是摆脱不了这种价值选择。因为家长觉得社会是功利的,在功利的社会我们别无选择。这样一来,家长就非常心安理得——社会是这样的,别人都这样,我们只能如此。真的是这样吗。社会是由谁构成的。不就是一个一个的个人吗。这个社会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就是很多家长的观念综合而成的吗。我们明明知道这样的价值标准不正确,只因为觉得别人在这样选择,所以我也只好这么选择,不然,我的孩子就会吃亏。这里至少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家长自己成了自己不认可的价值观念的推波助澜者。其次,为了这个自己并不认可的功利的价值观,放弃了自己的选择。然后安慰自己说,不是我要这样,我也很无奈。明明是自己的责任,还觉得自己没有责任。

十多年前,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今天重新阅读,发现很多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是社会越来越功利还是我们越来越糊涂。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功利的时代我们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且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或者说我们还是应该坚守一些东西,不然,我们就会生活得很纠结,很焦虑。

那么选择什么。坚守什么。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中的一段话,说得很好,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她在讲话中还提到,她的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说的话:“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未完,全文共8120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