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 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

第一篇: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

高水平的教研缔造着高素质的队伍,高品位的研教支撑着高质量的教学。教研员理论上要上去,行动上要下去,要立足研教,创新教研方式,服务于“站稳课堂”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要打造志趣合作教研共同体,加速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真正发挥教研员在区域学科课程实施及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与职责。下面就我区近年来区域初中历史教研共同体打造,谈谈我们的认识与实践。

一、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的诉求

教师是教育使命的体现者和教育价值的实现者。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制约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质量,也影响着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与功能。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个人的追求、学校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社会普遍的功利倾向,本地区历史学科长期未纳入中考,导致了专业教师奇缺,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科误解较深的现象。伴随着课改的深入、中考改革的进程的加快,历史学科逐步进入中考行列,社会期望值明显提升,历史教师专业缺陷也更加凸显,特别是大部分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历史学科非专业教师兼任的现象,明显不适应课改、考改的形势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科价值的发挥。因此,激发全体历史科任教师教研热情,汇聚全体历史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区域教研、研教合力的教研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的路径

1.组建多元团队,形成教研共同体组织网络

组织建设是教研共同体有序、有效活动的前提。基于我们业已形成的区教研室、分片教学协作片、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我们组建了由区学科教研员、兼职教研员、片中心教研组长、各校教研组长以及区“中史会”理事、学术委员组成的教研共同体领导团队。教研员负责区域教研共同体总体活动筹划;中心教研组长负责协作片内教研共同体建设及片内、连片教研活动组织;理事、学术委员协助教研员日常工作,常态化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教研组长负责本校备课组、教研组常规教研工作。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了区域整体及片、校教研共同体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借助项目抓手,着力青年教师共同体建设

(1)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实施“312”均衡发展工程。

由于武进区域较广,学校众多,校际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很不均衡,为此,自2009年开始,区教育局开展了“312”均衡发展工程百名骨干教师培养活动,选择了30所农村薄弱学校的部分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训和指导,争取从中培育100名骨干教师,以惠及这些学校的2万名学生。区教研室将培养对象的专业指导纳入教科研工作计划,各学科教研员作为指导教师,分工负责,分学科组织培养对象开展新课程教材教法研讨活动,带领培养对象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培养对象总结反思、提炼经验、撰写论文。并在日常教科研工作为培养对象优先提供学习、研究、交流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各学科受训教师,组成了专业发展研训共同体,他们认真制定并交流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研修措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每年度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围绕专题开展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活动。

(2)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开展“送培下乡”研训活动。


(未完,全文共21542字,当前显示13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