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

【摘要】

于都是著名革命老区县,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011年8月12日我们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参观历史博物馆,瞻仰革命先烈,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达到了实践目的,并且深受鼓舞。

【关键词】

红色旅游革命旧址长征精神

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逐渐发展起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展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长征第一渡”、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景点。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入学习了长征精神,丰富了历史知识,开阔了了眼界,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今社会的思考。

一、于都县的革命岁月

于都,是一块革命的热土,是个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县份,曾是个激涌革命风云的地方。真正让于都名闻天下的,是于都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从此于都河成为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河,也是一条充满活力和灵性的河,从于都河走出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恒、聂荣臻、叶剑英7位元帅,528位将军和一代各级领导,其中于都籍的将军有16位。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总的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队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八万六千余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留下的红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等共二万六千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长征出发时,于都县苏政府组织800余条渔船供红军搭浮桥和摆渡之用,组织2000余名挑夫随军出征,承担了6000余名伤病员的安置任务,谱写了一曲曲支援红军的悲壮之歌。

第1页共7页1928年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于都桥头根据地,赣南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十五纵队及江西地方红军独立第四团,它们成为1929年初朱毛红军转战赣南闽西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也为后来的中央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于都被陈毅同志称之为“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

二、于都红色旅游的发展

2011年8月12日,我们来到位于于都县城东门外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它坐落于于都河畔,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中共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投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进行改造扩建,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于都河的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殊不知七十多年前,在此一股强大的红色力量正在凝聚着。震惊世界的长征,从这里出发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雄壮的浮雕。浮雕上红军们挺拔的站立着,坚定的看着前方。


(未完,全文共8256字,当前显示13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