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市优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近几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法一办法”,在资金安排、政策优惠、市场引导、基地建设、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有力的推动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6年,市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本级预算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自该专项资金自设立以来,已经累计安排支出资金900余万,对我市鸿菱管材、天雁机械、骏杰化工等61个中小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

(二)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信贷、土地等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方面,2006年全市仅地税系统就审批中小企业税前扣除财产损失2346万元,减免税674万元。2007年,地税系统审批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11649万元,减免税1808万元;在信贷支持方面,我市着力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和搭建银企联动平台,分别于2007年6月30日、10月17日,成立了全省地州市首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的衡阳市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和全省首家县域注册资本金1亿元的耒阳担保有限公司。2007年,市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与常宁市政府签订了2亿元贷款协议,同湖南省建行、福建兴业银行、市建行、市农行等多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与60多家企业签订担保意向,累计完成担保金额5300多万元。2008年,

我市积极开展“支持全市中小企业灾后重建专项行动”,对受灾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全市金融机构共落实融资意向企业180家,项目199个,信贷额度共计25.63亿元。在土地优惠方面,着力于保障中小企业项目用地供应,对于申请用地的中小企业,只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都尽力尽快地安排报批报建。

(三)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和市场开拓。一方面积极建立创业基地。出台了《衡阳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管理办法》,有效地引导、鼓励和规范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修改完善了《衡阳市“十一五”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实施意见》,规划到2010年全市建成16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常驻企业2000家以上,年孵化企业超过700家;争取国家、省示范试点创业基地,目前新建湘、三叶、高新技术开发区及松木园创业基地被列入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其中新建湘还被列入全国创业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大力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近几年,我市充分利用“高科技引导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共筹措“高科技引导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合计5000多万元,对40余户企业的50多个项目进行了资金支持。此外我市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进行支持。2002年以来,中央和省级入衡专项资金6.5亿元,其中支持企业改制5亿元,支持衡阳晶体管等10多户企业国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资金近1.6亿元,支持镭目科技等13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

金1500多万元,支持湖南机油泵等10户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支持特变电工、天雁机械等70户企业技改专项资金3600万元。在各级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07年,全市完成新产品技术开发242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35项,国内先进水平78项,省内先进水平129项。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新产品技术的开发有力提高了我市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未完,全文共11615字,当前显示14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