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1926年应刘仙洲校长之邀,到北洋大学任教,1928年至1930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任职期间,以严治校、率先垂范。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工程教育中,创始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茅以升个人简介

1、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

作为我国多学科卓越专家的茅以升,允为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20世纪30年代,其担任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钱塘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出身商人家庭

茅以升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县(今镇江)一户书香之家,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

3岁时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6岁读私塾;

7岁就读于思益学堂(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1905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

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及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

3、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

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清华学堂官费报送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茅以升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面试接收唐山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母校赢得了荣誉。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198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4、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

1921年,应恩师罗忠忱教授之邀,回国到母校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副主任兼总务主任。以后历任东南大学(演变为今天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院长、杭州钱塘江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

5、曾任北京市科协主席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由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华北交通学院组成)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协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第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

6、钱塘江大桥等工程技术设计者

1933年,30年代,茅以升领导设计、修建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绩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1979年应邀访问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1982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未完,全文共9746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